• 42阅读
  • 0回复

如坐春风——一个身患白血病的男孩的经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01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如坐春风
——一个身患白血病的男孩的经历
何君倬
望着眼前这个墩实的16岁男孩,我简直不能相信,他就是1年前患白血病,曾经做过12次骨穿、7次腰穿、8次胸穿,还有不知多少次化疗,在病床上已经奄奄一息的何晓峰。
何晓峰和他的父母——一对在中原油田工作的中年知识分子,不能忘记在他们痛苦绝望的时候,一颗颗热情的心,温暖着他们。
1988年,何晓峰考上中原石油勘探局第二高中后不久,即开始感到头疼。期中考试来临了,晓峰发烧39.7℃,但仍然坚持考完最后一门功课,放下笔,人已经不太清醒了。同学们把他送回了家。
医院诊断的结果,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就是血癌!晓峰的爸爸、妈妈抱着晓峰,悲痛欲绝。
晓峰病情迅速恶化:肝脾肿大,身上出现斑斑血点,高烧不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兼任中原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的濮阳市副市长方颂扬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指示:尽全力抢救孩子!
油田医院拨通了北京血液病研究所的长途电话,请求让孩子到北京住院治疗。对方爽快地答应了,但要先付1万元押金。
老何的朋友、同学、同事纷纷伸出了友谊之手。钻井一公司副经理张深儒送来5000元,高级工程师张永昌拿来2000元,马春林、李凤兰夫妇送来1000元,沈秀兰拿来400元……1.4万元很快筹措齐了。与此同时,不知是谁,把老何他们进京看病所需要的行李物品,以及人们送来的水果、饮料、罐头……捆得整整齐齐。
油田机动处司机王青革刚开着面包车从北京回到油田,听到消息,二话没说调转车头,连夜将老何一家送到北京。
北京血液病研究所为抢救晓峰尽了全力。没有病床,就在住院部的观察室里把晓峰安顿下来。经过主治医生姜滨的精心治疗,晓峰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护士李薇待晓峰像亲弟弟一样,为他洗衣服、耐心开导他。
更换骨髓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最好方法。在南京读大学的姐姐责无旁贷地应允为弟弟提供骨髓了。可是,5万元的手术费上哪儿去弄呢?老何夫妇又一次陷入困境。
晓峰就读的中原石油勘探局第二高中党支部书记沙启军和唐校长,号召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同学为何晓峰募捐。短短两三天时间,全校500多名学生,共捐款970多元。全校90多名教职工也都捐了款。52岁的地理老师苌群堂一人抚养3个孩子,两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每月147元的工资要寄走120元。但这位老教师仍从自己极为有限的生活费里,挤出了10元钱,支援晓峰。
何晓峰妈妈工作的单位——中原油田师范学校,在校长赵芳彬的带动下,教职工捐款801元,学生捐款1177.43元。
86级体育班20名同学把当月的奖学金164元全都捐了出来。但是,他们总觉得这些钱太少了,便自发组织义演队走上街头,向社会求援。幼师班、普教班、音乐班、美术班……全校400多学生一致行动起来,演出场地成了青年们弘扬奉献精神的大舞台。围观的群众被感动了,纷纷掏出钱币投进募捐箱。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捐款后激动地说:“还是现在的世道好啊。”
在油田党组织和无数人的帮助下,晓峰终于如期进行了骨髓更换,现在病情稳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