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偿还外债能力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6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偿还外债能力议
  刘丽天
春节前夕,中国经贸部官员在北京向中外新闻界人士宣布:中国偿还外债本息不成问题。这一消息使议论中国偿还外债能力的声音很快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去年春夏之交,来势猛烈的政治风波,影响了全国出口创汇和旅游外汇收入。海外有些人疑虑重重:中国能否安全渡过即将到来的还债高峰?正当此时,有位西方驻华外交官员提出了“中国需要偿还的外债仍然没有超出不可控制的限度”,这一见解,在香港引出了一场小小的风波。
中国确实已有400亿美元外债,压力不小。但是,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从始至终把外债规模严格控制在国家的偿还能力之内,并合理安排外汇的使用,努力发挥投资效益。中国投资银行转贷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都得到了合理的使用。去年我国出口的83亿美元机电产品中,大部得益于利用外资引进的一大批先进技术和设备。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偿还债务能力大大提高。
当然,海外各界人士对中国偿还能力的种种疑虑,并不是毫无道理的。中国毕竟是个发展中国家,百业待兴,资金并不宽裕,如期偿还外债是对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信誉的考验。但是,这种疑虑中也有几分猜测和不必要的顾虑。据中国权威人士透露,全国现有外债中,82%属中、长期,短期债务仅占18%,因而外债结构基本合理,偿还期限分布也较均匀。此外,中国的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近两年都突破400亿美元,外汇储备出现净增趋势。
偿还高峰和偿还困难是两回事。如果没有一定的承受力,即使不到偿还高峰,也会发生危机。就中国而言,进入90年代是有能力偿还外债的。欢迎各国同我国继续进行正常的经济往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