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讴歌华夏魂——女作家霍达漫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01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讴歌华夏魂
——女作家霍达漫记
林俊彬
全国政协委员、女作家霍达,多年来,她的一系列作品,如《秦皇父子》、《年轮》、《穆斯林的葬礼》、《红尘》、《追日者》、《万家忧乐》、《国殇》、《民以食为天》等等,都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霍达以《红尘》、《万家忧乐》于1988年获作协评选的文学双奖,《穆斯林的葬礼》获北京市建国40周年优秀作品奖。
作为一个作家,霍达总是将我们强大的祖国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理想追求。她认为,真正深刻而含蕴丰富的文学应该凝聚浓烈的爱心,扎根于本土本族,反映现实和人民的意志,回响时代的脉搏,并弘扬和讴歌华夏之魂。她认为只要人人从自我做起,则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将有很大改观。
于是,霍达以明净的心境和锐利的判断力冷静地去审视世界。然后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并将这种褒贬上升到一种同国运和未来密切相关的境界。她还对历史学进行过精心研究,而她几乎同时从事的英文翻译工作又使她视野开扩。这些丰厚的素养使她以超越的眼光去看世界。她试图从历史中探求人生的真谛,也试图从历史中去把握现实和未来的发展。
继《秦皇父子》而后引起轰动的是50余万言的鸿篇《穆斯林的葬礼》。该作通过一个家族的兴衰,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各种文化融合过程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追求。于是,人、现实、文化均得到姿态各异的展现。正如霍达所说是“呼唤一个大写的‘人’从历史深层走出,重塑民族魂,和天下列强对话”。这部作品目前已译成英、法、日、德、阿拉伯等9种文字,流传于域外。
作家的良心和责任感使霍达冷峻地审视现实的同时,更热烈地去介入现实,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感情氛围浓厚的报告文学,那实际上是她爱国激情的表露。
研究历史的习惯使她一直在发掘和弘扬华夏文化精粹。她以为,文化是最富于凝聚力的。假如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不热爱,那么他们的精神就很难坚强挺拔,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愈来愈萎缩。撰于1986年的《起步于黄帝陵前》的报告文学,热情洋溢地记述了电影《黄土地》的创作者们的艰辛和激情,同时对黄土地、对传统文化、对祖国流荡着沉挚的爱恋。
但是当霍达抬起头来观望整个改革开放的形势时,她发现有一个方面更为激荡她的心。她看到许多杰出的中年知识分子未能走完他们的漫漫人生路,未能向祖国和人民贡献出他们的更多的才智就英年早逝了。她认为,今天改革开放离不开知识分子。于是,霍达追踪了张广厚等英年早逝者的生活轨迹,振笔疾书,撰写了报告文学《国殇》,深情地赞颂了他们的献身精神和理想境界。她的这篇文章,曾使多少读者产生深切的共鸣。
霍达十分关心的另一个方面是普通老百姓的命运。她的1989年春节是在江苏农村度过的。在此之前她听说江苏某县遇上特大旱灾,一种想象中的民生疾苦有如巨磐般压在她的心头。终于她抱病兼程来到那里采访。她的亲历亲闻使她痛切地想道:我们的农民有8亿,他们是基石,是脊梁。重要的不单是城市的菜篮子问题,而应该是农民的肚子问题啊!于是她写出了粮食危机对民族生存的严重威胁,并以粮食问题为轴心,反省了我们民族生存的状态。这篇题为《民以食为天》的报告文学甫一发表,即引起轰动,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她会不知疲倦地写下去。而在她小憩片刻之际,不管她凝望苍穹,还是俯瞰大地,她的胸际总回荡着一个心声:祖国,我的母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