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在这片奉献的土地上——来自沂蒙山区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0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在这片奉献的土地上
——来自沂蒙山区的报告
经济日报记者 于勇 本报记者 宋学春
沂河、蒙山,是奉献的河山;沂蒙人民,是奉献的人民。
在战争年代,这里曾涌现出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红嫂”和占全区人口1/4的支前民工大军。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沂蒙人民继续宏扬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出一支支奉献新曲。
    一
解放以后,沂蒙山区不少地方由穷变富。可也有一些地方由富变穷了。
在库区,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已成库底的土地,原来都是“金盆底”,旱涝保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赶不上天井汪”、“南京到北京,不如匡山到鲁城”,这些民谣可能有些夸张,但也可以说明库区当时是相当富庶的。但是,一旦大局需要,这里的人民便毫无怨言地作出牺牲,含着眼泪告别祖祖辈辈耕种的肥田沃土,世世代代居住的村庄,搬上了高山薄岭,重建家园。解放以来,沂蒙山区先后修了40多座水库,有的群众搬了3次家。据记载,水库建设中,共淹没572个村庄、27万间房屋、28万亩良田、5万亩山林。位于莒县和莒南县交界处的陡山水库边上有个幸福村,原是莒县刘家峪的一部分,为了修水库,1村变3村,其中的十几户村民在海拔600多米的山上安了家。由于条件太差,这里的群众至今生活还挺紧巴。我们多次同库区移民们交谈,问他们悔不悔?听到的则是:“库区一家为千家。穷了一家富了千家,值得!”莒县中楼乡党委书记王义田说:“当时这里是万亩良田万亩林,修起水库后则是一片汪洋都不见。对此,要说心不疼那是假的,但是,想到牺牲了我们这个局部,能使沂河下游有效灌溉面积扩展到600多万亩,而且,经拦洪蓄水,大大缓解了昔日肆虐咆哮的沂河、沭河对苏北平原和陇海铁路东段的威胁,保住了大局,心里就舒坦了。”这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沂蒙人民的宽大胸怀,也震撼着我们的心扉。
1981年4月,国家“六五”重点建设项目兖(州)石(臼港)铁路和石臼港先后破土动工。这是我国继陇海线之后,与兖(州)新(乡)铁路干线接轨的第二条横贯东西的大动脉,它3/4的路段在沂蒙山区。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一环是征地。沂蒙山区5个县(市),34个乡镇,323个村庄的人民再次作出了牺牲。铁路先后占用了1.7万亩良田,竟没碰到一个“钉子户”。不仅如此,乡亲们还发扬战争年代的支前精神,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先后有10余万人上阵,完成路基土石660万立方米,修桥涵366座,建铁路沿线公房23万多平方米,还多次为施工部队腾房、送粮、送煤、加工煎饼。在沂蒙人民的支援下,兖石铁路和石臼港于1985年底按期交付使用。
    二
沂蒙人民不仅有宽大的胸怀,还有一颗滚烫的爱党爱国的赤子之心。
1989年,共和国历史上难忘的一年。春夏之交的那场风波,使首都北京陷入混乱,一时面临断粮的危机。在这紧急关头,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沂蒙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持平息反革命暴乱。他们昼夜突击,把350万公斤面粉急运进京,其中有200万公斤面粉和50万公斤花生油,从加工到装运仅用了7天,这在平常需要1个多月才能完成。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10余年间,沂蒙人民熬米粥、煮白薯、烙煎饼养育了几十万人民军队。建国后,这里的人民年年岁岁按时超额完成国家粮油和其它农副产品的征购任务,而且越是国家有困难,他们贡献越大。在最艰难的1960年,沂蒙人民除交售了规定的粮食而外,还接收了政府统一组织来的6万余鲁西北灾民。
和市场价格相比,沂蒙人民每向国家售1公斤花生就少收入1.5元。几十年了,经济上的数字再大也能算得清,但沂蒙人民的赤子心、爱国情是算不清的。
沂蒙人民还向共和国大厦奉献出自己的众多优秀儿女。1954年实行义务兵役制以来的36年间,应征入伍的沂蒙青年达37万人。他们当中,相当部分是家庭的顶梁柱,有的本人就是致富能手,但国家一声呼唤,他们把个人、小家的一切都抛开了。
    三
沂蒙人民穷,这一点,沂蒙人民自己也承认;沂蒙人民为改变穷面貌的奋斗精神处处可见。我们在沂蒙山区采访行程600余公里,到过几十个村庄,看到处处在为脱贫而奋斗。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同志曾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这厉家寨就在莒南县境内的群山之中。当年这里的土地是碗一块,瓢一块,蓑衣底下还盖一块。人们开山造地,兴修水利,使土地连成片,旱地变水田。去冬以来,当地群众在当年建造的龙山、龙门和龙潭等几个骨干水利工程工地上,又新挖、砌土石渠30多公里,动土石方12万立方米,改善和扩大水浇面积6400亩。厉家寨愚公移山的精神,几十年以来在沂蒙大地上生根开花,经久不衰。莒南县大峪崖村、莒县杨家沟村、苍山县杨庄村、平邑县九间棚村、沂水县寨子村和号称山东第一镇的临沂市罗庄镇等,一批又一批靠艰苦奋斗摆脱贫困的典型,创下了令人敬佩的业绩。
位于平邑县的龙顶山海拔600余米,山顶的九间棚村2100亩荒山已实现了水利化,一条3.5公里长、6米宽的盘山路,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山顶,世代住石棚的村民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瓦房,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电灯,人均收入由原来的70多元,上升到800多元。这个只有54户、184口人的小村,几年前还无路、无电、缺水,凡是带轱辘的都上不了山,全靠人抬肩扛。如今却是拖拉机、载重汽车直达山顶。60多岁的老人刘得香激动地说:“我从13岁就挑,挑土挑粪、挑水挑粮、挑盖房料,挑断了36根扁担,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离开它。”这一切,是九间棚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拚出来的。有一个数字或许能证明一点:他们修路竟用掉钢钎一吨多。难怪,山东省副省长马世忠曾动情地说:“谁能像九间棚村那样只需国家8万元贷款就能改变贫穷面貌,这样的村有多少,省里就扶持多少”。
十年改革,十年巨变。沂蒙人民用勤劳的双手,使84%和83%的贫困村、户脱了贫,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05.1亿元,比1978年增长3.3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