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身体力行 风范照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06
第6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身体力行 风范照人
李俊 邓蓉蓉
从1931年冬起,李富春同志在被他称为“第二故乡”的江西苏区工作了几年。
在江西苏区工作期间,他爬山涉水,走村串户,与群众打成一片。后来他回忆说:“我是从江西苏区锻炼出来的,跟着江西苏区党员,跟着江西苏区300万群众,学了很多宝贵的革命经验和教训。”
从1931年底到1932年底李富春任江西苏区省委书记的第一年间,李富春同志走遍了江西省辖的兴国、于都、石城、赣县、永丰、瑞金、宁都、寻乌、安运、会昌、宜春等16个县,调查了农业生产、阶级关系、党团组织、青妇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参加了各地召开的县区政府、中共县委会议。
此后,李富春坚持深入各个部门与各条战线,与同志们一道解决实际问题。对根据地经济建设,在农业组织上,他倡导成立了耕田队、劳动互助组、犁牛合作社等组织,解决了农民中劳力、耕牛不足的问题;在农田建设上,他发动群众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植树造林,据1934年《红色中华》报道,仅兴国县就修好陂圳820座,水塘184口,植树389800株,这对抗旱、防止水土流失、保证丰收起了重要作用;在工业生产上大力提倡发展手工业生产,成立了造纸、织布、炼铁、榨油、陶器等二三十种手工业合作社组织。
由于采取以上措施,加之李富春和省委其他领导经常深入工农群众之中,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使了江西苏区工农业生产得到了相当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
李富春同志深入实际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有一颗体察群众冷暖、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的心。
1932年春,李富春同志步行到兴国的高兴、红背、鼎龙、龙沙等村庄作调查。他同基层干部一样,随身带着米袋。他的米袋一头是大米,另一头是辣椒,还随身携带一只蒸饭用的“饭馊子”(草席编制成的)。
白天他与老百姓家同吃,晚上他与老百姓同睡。当时,中央苏区最突出、紧迫的事情是粮食问题。他常常与老农和村干部彻夜长谈,谋商增产粮食的具体措施,如精耕细作、扩大肥源、力争亩产700斤。他对村干部说,如果我们加紧工作达到上述指标,那时,我们江西苏区军民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他还提出了“二饥八饱”(当时江西苏区军民日食两餐,每餐八分饱,二分饥)这一节省用粮的办法,每家节约下来的粮食可以喂两头猪、一头耕牛,这样又有利于发展养猪、扩大肥源、增加产量。
当时的苏区,青年男子大都参加红军去了,仅兴国县就有80%的青壮年男子当了红军。为了维持生产、保障苏区人民的生活,李富春代表省委号召全省妇女脱掉花鞋、扶犁操耙,参加田间劳动。当时有坏人造谣说,妇娘学犁,母鸡学啼,能犯天神,会遭雷劈。李富春同志专门为此事召开会议,破除迷信,并责成当时的江西苏区省委组织部长蔡畅同志以身作则,带头下田。在他俩的宣传、带动下,苏区各县纷纷组织了女子耕田队,保证了农业生产不受影响。
解放以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李富春同志到河南原阳、延津、封丘盐碱化严重的地区视察。当他看到一片白茫茫大地的时候,心情十分沉重,认真地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商量治理盐碱化的办法。当他在花园口看到一座新建的占地达800亩的宾馆时,内心非常气愤,默默地从一栋楼走到另一栋楼,然后对省委领导同志说:盐碱化地区的人民生活那么困难,不把财力物力支援灾区,却在这里修建这么富丽堂皇的宾馆,我们的同志到底想的是什么?心里还有人民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