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对历史研究中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07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对历史研究中的一点看法
李侃
宝成关同志在他的新著《奕?慈禧政争记》(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出版之前,要我写一篇“序言”。粗读之后,我对这位中年学者刻苦扎实的治学精神感到钦佩;同时对他选择的这个历史课题也深感兴趣,并受到不少教益。
慈禧和奕?这两个人,对于清朝统治晚期来说,可以说是带有关键性的人物。前者作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把持政权长达近半个世纪;后者作为重大决策的策划者和参与者,对晚清政局的变动和命运,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慈禧和奕?之间的联合与分裂,互相依靠又互相矛盾,互相合作又互相争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清朝晚期政治格局的形成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夜的将近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激烈的振荡,充满了内忧和外患,危机和变革,前进与倒退,革命与反动的尖锐斗争。对于清朝统治来说,以“自强新政”为标榜而兴办的“洋务”事业,结果事与愿违,以幻灭告终。接连而至的是受到外国侵略者的三次严重打击,这就是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战争,而且打击的程度一次比一次严重,条件一次比一次苛酷。在外部打击的同时,继太平天国和捻军之后,又接连受到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自立军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早期革命活动的冲击。在那样一个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年代,新旧阶级力量、各种政治势力的派别和集团都要走上历史政治舞台,演出历史的悲剧和喜剧、壮剧与丑剧。各种头面人物,都要扮演代表自己阶级利益和意志的角色,喊出自己的口号,亮出自己的旗帜。他们力图证明自己的存在和统治地位的合理性,都希望把历史的进程纳入自己所设计的轨道。新生的、革命的阶级是这样,没落的、反动的阶级也是这样。
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看来,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是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重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在阐明阶级斗争和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时候,在强调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剖析历史的时候,从来也没有说过,只能研究被压迫、被剥削、被统治阶级的历史,而不能或不必去研究统治阶级的历史;只能研究革命的历史,而不能或不必研究反革命的历史。然而,在过去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曾经对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作了片面的和简单的理解,仿佛研究封建社会的历史,只要研究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就够了;研究中国近代的历史,只要研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史就够了。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固然应该而且必须着重研究,但这些并不等于历史的全部内容。且不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多种因素、多种条件构成的复杂而多样的历史,就以构成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历史内容来说,也是两个或多个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阶级之间的斗争。任何阶级社会都是阶级对阶级的统治,没有统治阶级,哪有被统治阶级;没有反革命阶级,又何来革命阶级。何况除了革命和反革命、进步与反动的阶级分野之外,社会中也还存在着各种并不直接属于革命和反革命的其他阶层。把复杂的阶级斗争片面化、绝对化,必然要导致对复杂历史的简单化、直线化和图式化,因而也就不能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近十年来,在克服了指导思想上的“左”的倾向,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历史学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活跃的局面。以往很少或无人问津的对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研究,也有了相当的开展,并且取得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宝成关同志的这本《奕?慈禧政争记》就是其中之一。
奕?和慈禧,既是清末统治阶级中两个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人物,又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近几年来经过电影、戏剧以及掌故传闻的媒介渲染,使人们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辛酉政变”直到“八国联军”闯进北京城这个屈辱年代的历史,以及“垂帘听政”的“老佛爷”和位极人臣、三起三落的“鬼子六”,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往往由于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编织涂饰,把宫闱隐秘和权力斗争掺合杂揉,又给这幕历史罩上层层迷雾。慈禧和奕?之间合而又分,分而复合,互相利用又互相倾轧,并由此表现出的晚清政局纷争与混乱,表面的暂时平静和深刻的统治危机,并不能完全用慈禧和奕?之间的个人恩怨、性格品德去解释。实际上这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激烈民族矛盾和压迫反压迫的国内阶级矛盾,在封建统治内部的反映和折射。充满权术机谋和戏剧性的“辛酉政变”,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疆吏的重用,“借师助剿”和“中外和好”以及“洋务”事业的举办等等重大的政治决策,都反映了在如何对待外国侵略,如何调整和加强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力量和权力分配,如何缓解封建统治的危机和“自强求富”,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引起了严重的分歧和分裂。而这些主要由奕?制定并由慈禧首肯的重大决策,确实也暂时在表面上缓和了外部危机,增强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力量以及同治、光绪统治集团的政治势力,从而加速了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的失败。而洋务事业的兴办,又开始在中国出现了一点近代工业生产方式,孕育和产生了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围绕举办洋务事业的洋务派与顽固守旧派之争,甲午战争期间的主战与主和之争,戊戌变法时期表现为支持同情变法和反对变法的帝党与后党之争,义和团运动初期利用扶持义和团与镇压义和团之争等等,都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在封建统治内部引起分化的反映。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但并不是简单地、直线地与统治阶级互不相关的单方面的自我推动,而是通过在阶级对立和斗争过程中阶级力量的消长,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以及体现一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各种人物的思想、实践表现出来的。
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群众,这是阶级社会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的共同本性。但是在由谁统治和怎样统治上,又会有不同的政见和不同的方法,因此就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和势力集团,形成不同的政治派系。不论中国和外国,古代和近代,只要是由剥削阶级进行统治,情形都是如此。所谓集团和派系,其实是阶级的一翼,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集中体现了特定阶级的利益、要求的特征。因此当我们对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统治阶级进行考察的时候,除了对这个阶级作整体的一般的分析和估量而外,还要特别注意对统治阶级中的各个集团和派系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而集团和派系的利益和主张,又是由结成这个集团和派系的某些代表人物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政策、活动表现出来的。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斗争,特别是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系斗争,经常表现为争夺统治权力而勾心斗角,甚至厮杀火并。历史上由于争夺皇位而酿成的所谓“宫廷政变”,层出迭见,史不绝书。然而并不能因此就认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根本没有是非曲直可言,根本没有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时势与倒行逆施之分,从而不屑一顾。因为即或是由剥削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统治者实行什么样的政策,采取什么样的政治措施,也会对整个社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历史上某个封建王朝在某一个时期,采取了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相对稳定的政策,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就会相对缓和,从而出现比较兴盛的局面。反之,如果实行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无止境地横征暴敛的政策,就势必会加剧社会动乱,激化阶级矛盾,从而造成人民的灾难,并导致统治者自身的灭亡。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本报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