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世界钢铁工业的回顾和展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6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世界钢铁工业的回顾和展望
新华社记者 黄彭年
在告别80年代迎接90年代之际,西方钢铁业人士对世界钢铁工业的前景持审慎的乐观态度。一部分人指出,未来10年是世界钢铁工业进行改造、重新组合、激烈竞争的年代。
曾在60年代兴旺发展的世界钢铁工业,到70年代因石油危机的冲击而陷入困境,到80年代又重新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80年代世界钢铁工业的明显变化是:一、西方钢铁工业由萧条走向复苏,最后3年出现景气局面。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粗钢生产国,仅次于苏联、日本和美国;在世界上20家最大的钢铁公司中,发展中国家的公司由3家增加到6家。三、世界粗钢年平均产量创历史新纪录。四、钢铁的国际贸易量大增。
1989年是世界钢铁工业的一个好年景。据国际钢铁协会初步统计,1989年世界粗钢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7.835亿吨,比1988年增长0.5%;发达国家的钢铁总产量为3.95亿吨,比1988年增长0.9%;发展中国家的钢铁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009亿吨,比1988年增长3.7%;世界钢铁需求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7.8亿吨。
促使钢铁工业由衰转盛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汽车和建筑等部门对钢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国际钢铁协会以及西方其它有关机构的预测,1990年世界各国的钢铁生产形势有喜有忧。由于内需继续增长,日本的钢铁生产仍将保持增长势头。西欧的钢铁生产将稳定增长,有可能出现高峰期,需求也旺盛,库存会减少。由于经济增长明显放慢等因素的影响,美国钢铁工业在持续3年增长后可能回降。拉美地区对钢铁的需求将继续旺盛。中国以及南朝鲜等亚洲地区的钢铁生产和需求仍将很旺。据预测,到1995年,世界钢铁的消费量将达到8亿吨,在有利的情况下,可望达到8.5亿吨。其中亚洲的消费量增速最快,将达到9000万吨,约为1985年的两倍。
一些西方钢铁专家还认为,近年内世界钢铁价格将会疲软。同时,由于各国竞相扩大生产能力,美国等国实行保护主义,世界钢铁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竞争时代。
就发展趋势而言,世界钢铁工业有几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
一,日本加快同美国钢铁企业联手经营的步伐。迄今日美已在美国设置了8个钢铁联合企业,目前仍在拟订进一步增加或扩大联合企业的计划。其因是,美国需要日本的技术,日本则打算一箭双雕,既要扩大在美国的市场,又要避开美国钢铁进口配额限制。二,为适应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需求和增强竞争力,欧洲共同体国家的钢铁企业正在加紧进行跨国兼并。加拿大等国钢铁企业的跨国兼并也方兴未艾。三,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将促进对钢铁需求的增加,苏联和东欧正在成为一个大的钢铁市场。四,发展中国家的钢铁工业将出现新的发展。中国、巴西、南朝鲜以及伊朗等都在致力发展钢铁工业,提高产量。五,西方钢铁企业在大幅度增加投资,以便加速钢铁企业的现代化和改造。
一些西方钢铁专家认为,今后10年世界钢铁需求增长速度可与60年代媲美,整个西方的钢铁消费量到2000年可达到6亿吨。因此,90年代将是钢铁工业的“黄金时代”。然而,较多的专家指出,由于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汽车、建筑业等使用的钢材不断被塑料取代,美元汇率捉摸不定,加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今后10年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难以一帆风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