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新荷一枝带露浓——访四季青幼儿音乐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08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新荷一枝带露浓
——访四季青幼儿音乐学校
李罡
有人说:京郊四季青乡像一湖碧绿的春水,位于乡中心的幼儿音乐学校像绿水托起的一朵娇艳的新荷。
应运而生
1986年,四季青乡踏着改革的节奏,即将跨入经济持续发展的第十个年头。全乡人均收入突破1200元。钢琴、小提琴……纷纷进入四季青人的家庭。一所以音乐启蒙为宗旨的幼儿音乐学校便应运而生了。
这所学校建筑面积1384平方米。除设有活动室、卧室等儿童必备的教学、生活设施外,还设有专业教室、大型音乐厅,配备了钢琴、手风琴、小提琴等教学设备和配套打击乐器。幼儿音乐学校按北京市“幼儿教育纲要”的要求,开设了各门文化体育课,还在全校开设了德国奥尔夫音乐课,成立了打击乐队,聘请中央民族歌舞团、军乐团等专业团体的5名专家任教。每名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学一门乐器。现在有100多名3至6岁的儿童在校学习,其中90%以上是四季青乡农民子弟。
他们带来七色光
现任幼儿音乐学校校长的颜文博,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1987年,四季青幼儿音乐学校成立不久,他举家而来。
何止是一个颜校长。总政歌舞团的老艺术家吴国本来了,军乐团的、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也来了……他们像一颗颗明珠,给一向落后的农村带来了艺术之光、文明之光、希望之光。
亲手编织七彩梦
“小朋友们谁能说,这个像小蜗牛的是什么呀?对,是高音谱号。”
寻着一个亲切、甜润的声音,我们来到手风琴教室。十几个身背手风琴的小朋友正在上专业课。
那个循循善诱的女教师叫范艳丽,今年25岁。她是音乐学校手风琴专业的教师,也是四季青乡培养的第一批幼师毕业生。小范自幼酷爱音乐,但有限的经济条件、闭塞的环境使这个农村姑娘的梦想只能是梦想。
现在,她经手培养出3批、80多名手风琴专业毕业生。这些孩子基本掌握了奥尔夫音乐课的基础知识,能演20到30首乐曲。小范说:“我要在这些孩子身上,实现我童年的梦。”
幼儿音乐学校的12名教师全部达到了幼师水平,每人都掌握一种以上的乐器。
绿水托出七色花
1988年“六一”,海淀影剧院。
四季青幼儿音乐学校正在这里举办专场演出。绛紫色的大幕徐徐拉开,一个身穿淡粉色纱裙的小姑娘大方地走到舞台中央的钢琴旁。随着那纤细的指尖上下跳动,一曲欢快、动听的钢琴独奏曲如泉水流泻,使人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农民的孩子之手。
幼儿音乐学校成立4年来,已培养出3批、120多名小毕业生,其中1人考上了音乐附小,3人考上了华音音乐学校,一人当上了银屏小演员。升入小学的毕业生也都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很多孩子还在通过不同渠道继续进修音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