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举行学术讨论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08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举行学术讨论会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最近在北京举行了1990年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当前变化着的世界格局和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会者指出,战后40多年以两极体制为主要特征的旧格局正走向解体,多极化的新格局已露端倪。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缓和继续是今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既然是新旧格局的交替,就有可能带来某种不稳定的因素。
与会学者认为,90年代世界经济总的形势有可能略好于80年代。国际贸易继续发展,国际协调有所加强,西方国家的经济还会保持低速和中速增长。90年代前半期,西方可能出现经济衰退,但不会发生严重危机。后半期,由于技术革命的成果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和经济调整逐步见效,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加快。苏联、东欧的经济还要经历一个艰难阶段,短期内难有大的起色。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可能较80年代稍有好转,其中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最具活力,发展速度将高于世界水平,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处境仍然严峻,前景不容乐观,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将继续拉大。
学者们提到,90年代世界经济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经济上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先于政治上的新格局。在西方经济的三驾马车中,不但日本,而且西欧的发展也可能快于美国。第三世界中,许多非洲和拉美国家人均收入可能继续下降,而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将进入中等发达行列。
二、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普遍的经济调整,世界经济正逐步从总量增长型转向质量型。这种经济转型的速度将加快,并且从发达国家分层次地向其他国家扩散。受转型的影响,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将趋缓,因而即使出现经济衰退也不至于太严重。
三、经济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不但贸易,而且包括直接投资、资金流动等在内的国际经济活动速度也将越来越超过国内经济活动速度。各国经济形势的好坏、发展的快慢,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和层次。经济上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也使得国际关系中经济与政治、内政与外交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有些国家将借此继续对别国施加压力和干涉内政。
四、经济成为国际关系的重点。这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主要表现仍为争夺市场和技术上的优势。与地区集团化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会进一步加强。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更加不利。
与会学者认为,在90年代,我国将会争取到一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经济环境严峻的一面。
                        (丁乃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