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气氛热烈 花絮纷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7
第1版(要闻)
专栏:

  气氛热烈 花絮纷呈
(一)
2月14日下午4点多钟,基本法草案分组讨论会提前结束,草委们乘坐的轿车一辆接一辆驶出大会堂返回北京饭店贵宾楼,好似一条“长蛇阵”。
一些记者赶紧乘出租车赶往贵宾楼,希望采访到分组会的消息。
香港记者尤其善于穷追不舍。李后、鲁平、周南等人,均成为他们追踪的“焦点”。上午,一些记者通过堵截,就从李后口中探听到中英双方磋商已经结束的消息,又向鲁平探听磋商结果,一向口紧的鲁平只透露一句:“一切顺利”。
  (二)
14日晚上7点多,记者在贵宾楼大厅里用广州话“堵截”鼎鼎大名的香港草委李嘉诚先生,他开始误以为香港记者,以忙为理由谢绝,后来得知为内地记者,很感兴趣,满足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谈话中,两次有人来催促李先生参加一个约会,李先生客气地说:“请让我再给这位记者一些时间。”
就这样,本报获得了一次难得的采访机会。
  (三)
会议开得热烈,记者们的采访也很紧张。在北京饭店贵宾楼二楼西餐厅里,许多记者在餐桌上一面用晚餐,一面写稿。
14日傍晚7点多钟,香港草委黄丽松来到餐厅,香港记者纷纷围上来,要求他“吹吹风”。黄丽松是有备而来。刹时间,黄丽松的桌前立即摆满了录音机和麦克风。
  (四)
15日上午,香港基本法政治体制专题小组开会讨论修改意见,延长十分钟才散会。会后,代表小组向记者“吹风”的萧蔚云委员一边大声说着“好消息,好消息”,一边和香港委员邬维庸走向沙发落座。记者们一下子涌到早已摆好麦克风的桌前。
邬维庸委员答应了内地记者的要求,用普通话介绍小组开会情况,当然也时不时用广州话重复一遍,不使香港记者为难。
邬维庸告诉记者,会上虽有些不同意见,但同时也有一致的决定,所有修改之处都经多数同意,持反对意见的委员也没有要求表决。
当记者问及会议气氛时,萧蔚云和邬维庸相视而答:“很好!”
    本报记者 谢荣镇 钟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