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中国没骨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12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国没骨画
“没骨”画渊于五代,兴于北宋,盛于清初。民国时期又有所发展。“没骨”画十分讲究笔、墨、水、色、纸的结合与运用。它强调写生,注重神韵,运笔行锋含而不露,用墨施色厚而不拙。把骨法用笔淹没糅合于色彩之中,达到色润其表、骨在其中,是“没骨”画的真正含意。
陈东湖先生(一八九八—一九六二)是著名“没骨”花鸟画家,曾参与创办“湖社”。其作品形神兼备,繁而不乱,简而有章,且题材广泛,立意新颖,既有奔放豪迈之笔又有清雅秀俊之气。程俊良先生(一九一四—一九七八)早年师从陈东湖学“没骨”花鸟画,其作构图、用笔、设色均显示出高度艺术水平。最近,北京举办了“陈东湖、程俊良没骨画观摹展”,其中还有这一画派的传人,陈程二先生的后代陈秀琴、姚承德、陈钢、程茂全的书画作品。
                    (娄致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