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疯牛症”之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14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疯牛症”之争
本报记者 陈特安
牛肉本是英国家庭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但据最近一项调查结果,至少已有1/3的英国家庭改变了星期天午餐吃烤牛肉的习惯。原因是“疯牛症”之争又勾起了人们的恐惧。
5月31日,英国牛肉最大的主顾法国突然以担心“疯牛症”蔓延为由,宣布禁止进口英国的牛肉和活牛。第三大主顾联邦德国也加入法国的行列。据报道,比利时、意大利、卢森堡等国也想步法、德后尘;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及其它十多个国家则已限制进口英国活牛。这无疑是在英国农民头上“砸了重重的一锤”。
自英国兽医于1986年5月发现首例“疯牛症”以来,已有1.3万多头牛因患这种病而死亡。“疯牛症”的症状与绵羊所患的一种叫“疯痒病”的症状非常相似,病症可以潜伏数年,不断蔓延,病牛四肢无力,步履蹒跚,身躯摇晃,以致死亡。如解剖病牛尸首,可发现牛脑布满窟窿,属神经系统疾病。
为了保证人与动物食品的安全、防患“疯牛症”的蔓延,英国政府早就采取了措施,禁止用动物蛋白质作饲料喂牛,停止用动物的神经组织以至健康的内脏、下水制作食品和药品。因此,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农业委员认为,英国的牛肉是“安全”的。
目前,法国和西德都称,欧洲共同体《罗马条约》第36条规定,允许为保护公众健康而采取行动。英国及欧共体委员会则指出,法、德“单方面的行动”是地道的“贸易保护主义”,他们强调,欧洲共同体《罗马条约》第30条明文规定:“确保自由贸易”。
英国全国农民工会主席呼吁政府采取反措施,也禁止从有关国家进口牛肉或奶酪之类。《泰晤士报》评论埋怨引发“牛肉战”的国家旨在“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美国一位政治活动家说:“今天谈自由贸易,不是开玩笑,便是神话,要壁垒对壁垒,关门对关门”。
为了避免“贸易战”升级,共同体委员会除向法国和西德发出最后通牒,要其解除对进口英国牛肉的禁令,并于6月6日召开了共同体农业部长紧急会议。农业部长们经过长达21小时的马拉松谈判之后,总算达成妥协:法国、西德、意大利宣布解除对进口英国牛肉的禁令;英国同意发放证书标明被“疯牛症”感染过的全部牛群。由于共同体内农产品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形形式式的“贸易战”还会花样翻新,此起彼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