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蝙蝠大军再显神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16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蝙蝠大军再显神威
  张旭平
天气一热,蚊子就“猖獗”起来。虽说现代科技推出了不少杀虫剂,而且被商品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但是它既能杀死害虫,又要对人体和周围环境毫无损害,则几乎不可能。于是最近许许多多个长方形的人造蝙蝠穴突然出现在美国各处的树干、墙壁、公园电线杆及角落,这股浪潮甚至蔓延到了欧洲。
白天,蝙蝠就栖息在这些木制的巢穴里,待到日落黄昏,夜幕低垂,它们就纷纷出动,向成簇的蚊群发动进攻。据美国设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蝙蝠保护组织说,一只最普通的褐色蝙蝠,每小时可吞食五百只蚊子,其灭蚊数量较一些现代化捕蚊工具还要多。
但是,近年来,世界上的蝙蝠数量在急剧下降。由于一些人对蝙蝠缺乏真正的了解,以为它们吸人血、传播疾病,因而生出一种恐惧和厌恶感,对它大量捕杀。
蝙蝠保护组织科学研究署的加里·格雷厄姆先生解释说,蝙蝠是一种能飞行的鼠科哺乳动物,惯在夜间活动,靠自身发出的声波的回音反射定位,不会对人类进行骚扰和伤害。说到吸血,蝙蝠家族中只有百分之零点三是吸血蝠,而且还集中在拉丁美洲的森林里。至于传播疾病,据统计,四十年前在美国和加拿大只有十五例因蝙蝠传染病菌而造成死亡的记录,远远低于每年因狂犬病或其他动物传染病而死亡的人数。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的蝙蝠是人类的益友,这已得到公认。它们消灭害虫,传播花粉,扩散种子,为人类自然生态的繁衍做着不可低估的贡献。最近,该组织经科学研究调查证明,蝙蝠对热带地区的三百种稀有植物的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为此,近年该组织努力为蝙蝠的繁殖生存做了很多宣传,除对滥施捕杀动物的行为力行劝戒外,还出售人造蝙蝠巢穴,为其生存提供条件。
动物保护是自然保护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物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只有科学地保护以及合理开发才能起到永续作用。加里·格雷厄姆先生认为,人类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提高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普及教育尤为重要,人们只有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自然保护当中,人类才可能受到大自然给予的恩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