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大都市的“临时保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16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大都市的“临时保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更新,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临时保姆”。这些“临时保姆”多是兼职,其中不少人的文化程度还相当高,有硕士生、研究人员。据对上海市160位干部、职工、大学生的调查,当中有28位在业余时间里做“临时保姆”。在“临时保姆”中,已不再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众多男保姆的出现,给保姆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临时保姆”的出现,使不少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一些家庭中的重体力活无人做,于是,老人们便出钱请来“临时保姆”。他们替主人家搬运煤饼,搞卫生,买米购物,干一小时,主人给5元左右的报酬。由于“临时保姆”大都一天走几户家庭,因而收入也相当可观。他们有力气,做事勤快,受到了主人们的欢迎。
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谁来接?这个问题曾经困扰着不少青年夫妇。一批正在就读的大学生、硕士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入了接送孩子的“保姆”队伍,使不少双职工解除了忧虑。上海曲阳新村有个家长,请了一位同济大学的学生当保姆,每天下午3点半以后接送读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这位家长说,请大学生接送孩子,可以一举两得:既能给孩子一些教育,又安全可靠。
随着私人电话的逐步普及,一些家庭需要购买物品,只要拨通电话给“临时保姆”,对方就立即将物品购来。某新村有一位老太,由于身体不佳,购物需要别人代劳,她请了一位“临时保姆”,平时她需要买什么东西,打个电话,“临时保姆”便立即买了送上门来,老人家感到很方便。
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日趋紧凑,“临时保姆”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5月25日《南方周末》龙钢文 温志彬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