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发达地区带动民族地区共同前进 江苏对口支援广西发展经济 十年支持实施项目逾一千二百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18
第1版(要闻)
专栏:

  发达地区带动民族地区共同前进
江苏对口支援广西发展经济
十年支持实施项目逾一千二百个
本报南宁6月18日电 记者蒋耀强报道:建厂15年从未尝过盈利滋味的广西藤县氮肥厂,1989年首次甩掉了亏损帽,有了40万元的利润。这个厂的领导说,这是由于江苏科技人员帮助他们革新了工艺,提高了管理水平。
从未种过桑养过蚕的百色老区,5000亩桑蚕试验基地即将建成。未来5年内,这一地区桑蚕计划发展到3.5万亩,并将兴建一座2400绪的缫丝厂——这是苏州市在国务院贫困地区开发办公室的支持下,扶持百色的一个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促进50万老区人民尽快告别贫困。
自1979年中央一次有关工作会议确定江苏对口支援广西以来,广西大半城乡都留下了江苏科技人员的足迹。江苏对广西的支援协作已从一般的技术物资交流发展为经济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新产品开发、联合办厂、合资开发、大跨度扶贫等;从省区联合发展到地市结对、县与县结对、企业结对和跨地区加入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方位、多形式的对口支援协作。
江苏对口支援广西,给广西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拓宽了广西的视野,对广西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1989年与1985年相比,广西农业总产值由全国第15位上升到第12位;重要工业原料食糖跃居全国第2位;汽车、电视机、电风扇、手表以及机械制造等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在对口支援中,广西一大批企业得到了江苏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摆脱了困境。隆安县塑料厂以前生产工艺落后,年产值只有28万元,生产经营极不景气。江苏技术人员来到这个厂后,帮助搞技术改造,每年节约的原料价值就达20余万元,年产值提高到300余万元。
江苏支持广西,给广西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广西部分企业从江苏的技术进步中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他们大胆从江苏引进名优产品生产技术,跨地区加入企业集团,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实力。南宁无线电三厂跨地区加入熊猫电子集团,引进熊猫厂先进技术,近几年迅速崛起,成为广西电子系统产值第一个超亿元的厂家,连年获全区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的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今,江苏对广西实施对口支持项目1200多项,为广西培训各类技术人员5563人。1986年至1989年统计,通过江苏对口支援和联合项目,广西新增产值1.45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