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全国人大代表对首都工作提出建议 希望进一步抓好群众生活和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8
第4版(综合)
专栏:

  全国人大代表对首都工作提出建议
 希望进一步抓好群众生活和文明建设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黄智敏、实习生王其冰)14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今天结束了在北京的视察工作,他们对北京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也热切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抓好群众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
这次视察是从2月7日开始的。代表们在北京的农村、工厂和城区,处处看到稳定和发展的势头。但是,代表们也对北京市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张忱、叶佩英等代表提出了一个节约用水的问题。他们说,通过这次实地视察,感到北京水源的确十分紧缺,但是,浪费水的现象又很严重。他们呼吁首都人民要树立“水比油贵”的节水意识。谢铁骊等代表提出,目前有的同志看到水龙头坏了、马桶哗哗流水,不以为然,甚至请工人来修理,少则几天,多则十天半月才能修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关键是有的同志以为水是老天爷给的,而不懂得水是所有商品中最重要的一种商品,任何人离开水都不能生存。当我们看到漏水流水现象,就要同看到了火情那样紧迫,才能不浪费一滴水。
谢铁骊代表还说,当前北京的早点摊分布很不均匀,品种也不太全,有些爱吃油条的人买不上油条,有的爱吃馒头的人买不上馒头,有些食品如豆腐,质量也不太合格。这类关系到群众生活方面的事,有关部门应该大抓一下,使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常沙娜代表谈到,她曾到一个储蓄所去存款,营业员在那里聊天,她有意察看了一个小时,他们还在聊,向他们提出意见,他们反说了些挖苦人的话。常沙娜说,这种不良现象不是个别的,北京市前几年提出要树立“首都意识”,这个观念十分正确,问题是要真正抓实。有的代表还提出,提高服务质量,除了加强管理和教育外,还要加强职业培训工作。
为了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邹瑜代表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了四点希望:(一)市的主要领导干部应带头到一个工厂、农村、学校去,每次住半个月或一个月;(二)每个市领导干部同10个基层干部或群众建立固定通讯联系;(三)每个主要领导干部一个月去乘一次公共汽车或地铁,亲自听一听群众想些什么、议论些什么、有什么希望;(四)每个领导干部一个月逛一次菜市场。邹瑜说,这些应作为制度定下来,只要我们根植于群众,就一定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任继愈等代表在充分肯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就的同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他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应把中国历史教育作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建议在首都街头树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雕像,以及曾为中华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和发明家的雕像。他说,我们讲中国现代史和近代史,不讲孙中山和毛泽东不行,讲中国历史,不讲对中华民族有贡献的历史人物不行。他认为,在张自忠路立个张自忠将军的塑像,比立一个少女雕塑要好得多。叶佩英代表还建议,今后各单位开会应把奏国歌改为唱国歌,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唱国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