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民族舞蹈文化研究的硕果——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舞蹈部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7
第8版(副刊)
专栏:

  民族舞蹈文化研究的硕果
——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舞蹈部分
  吴晓邦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舞蹈部分又可视为“舞蹈大百科”,这部书的问世是舞蹈界和关心舞蹈文化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舞蹈大百科”是目前我国首屈一指的内容广博、体系完整、立论严谨、编排科学、查阅方便的一部舞蹈工具书。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即总论、舞蹈理论、中国舞蹈、外国舞蹈以及著名舞蹈家。这部著作是舞蹈界各学科专家学者合作的成果。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综合了音乐、诗歌、戏剧、绘画、杂技等而逐渐独立出来的艺术。按其本质而言,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凡借着人体有组织有规律的运动来抒发感情的,都可称之为舞蹈。但作为一种舞台表演的舞蹈艺术,则是通过作者对自然或社会的观察、体验和分析,并以精练的典型的动作,构成鲜明的舞蹈艺术形象,反映生活中的人和事、思想和感情。构成舞蹈这一特点的要素,我认为是舞蹈表情、舞蹈节奏和舞蹈构图三个基本要素。其中节奏是舞蹈动作的时间因素,构图是舞蹈表演者的表情和节奏的变化构成的,含有空间因素;而造型性舞蹈表情是通过舞蹈家创造的人物形象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这不同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情绪,亦不只限于面部表情,而主要是通过人体动作的力度、速度和幅度去体现。
关心舞蹈文化的人们不会不关心舞蹈的起源和发展。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而发生的。原始社会的图腾舞蹈、奴隶社会的巫舞、封建社会的宫廷舞蹈……无论历史上出现多少舞蹈形态,其实只有民间舞蹈才是舞蹈发展的主流;因为这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永不枯竭的舞蹈源泉。舞蹈的起源和发展构成了舞蹈的历史,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舞蹈状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窥见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伦理、哲学以至宗教和风俗各个方面。而这些,在这本“舞蹈大百科”中都得到了反映。
中国拥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族舞蹈传统。中国舞蹈工作者从各种有文字记载的或非文字的、历史的和现存的古代舞蹈资料中去发掘,并通过多种渠道去探索中国古典舞蹈的形式。一种是从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去作系统的整理,一种是从中国古曲、诗画中去探索中国古典舞蹈,还有一种是从历史舞蹈形象资料上探索、建立中国古典舞蹈形式。
谈中国舞蹈不能不谈“新舞蹈”。“新舞蹈”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而出现的以反映现实生活为特征的舞蹈艺术。这种舞蹈的代表作如《饥火》、《思凡》、《丑表功》等。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现实生活的舞蹈有了很好的条件,新一代舞蹈工作者继往开来,发扬了这一“新舞蹈”的创作传统,以更广泛的题材去反映现实生活。
从这本书中,可以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古典舞蹈、民族舞蹈、民间舞蹈的鲜明特色和魅力;了解到方兴未艾的中国新舞蹈以及吸收引进的外国芭蕾和芭蕾中国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了解到现代派舞蹈的雏形和东方舞蹈的状态等等。这本书,还能帮助你了解中国舞蹈体别(团体、院校、研究机构等)的规模、发展和嬗变,帮助你了解中外著名舞蹈家的简历……总之,这部书是舞蹈世界的“大观园”,它的问世将有助于推动舞蹈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有助于舞蹈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