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咖啡价格暴跌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24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在外国报刊上

  咖啡价格暴跌之后
咖啡是卢旺达唯一的大宗出口商品,约占其出口总收入的80%,在卢旺达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初级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确已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一场灾难。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单一经济结构,卢旺达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较大,1975至1980年期间,因咖啡价格看好,卢旺达曾经历了一个强劲的经济增长时期。当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约达7%,居民收入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1977年,仅咖啡出口创汇就上亿美元,财政顺差为9000多万美元,外汇储备达1.4亿美元,经济形势比较好。
然而,自1982年起,卢旺达由于土地遭毁坏、贸易条件恶化、外援减少等消极因素的影响,经济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1982年至1986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每年以1.4%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期,人口增长率却上升到3.7%。因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下降,去年比过去约降低10%。
咖啡和茶叶价格的暴跌引起了出口收入的大幅度下降,1986年至1988年间,咖啡(占卢旺达出口收入的80%)价格下跌了40%,茶叶(占卢旺达出口收入的10%)下跌了27%,卢旺达出口收入因此约减少了40%。1989年,形势进一步恶化,咖啡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下跌了23%。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卢旺达不得不大量举债。1982年,国内公债仅为国民生产总值的6.1%,1988年达到13.9%。外债从1978年的74亿卢旺达法郎上升到1988年的500多亿卢旺达法郎,每年约以20%的速度增长。债务利息也由1978年的1.37亿卢旺达法郎上升到1988年的18.8亿卢旺达法郎。
咖啡市场的不景气,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卢旺达农业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卢旺达,面积约2.63万平方公里,却生活着600多万人口,其中90%以农业为生。地少人多引起了农田的小块分割,加之受气候异常和病虫害的影响,农业连续几年减产。目前,卢旺达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好些地区已发生饥荒。卢旺达政府已向国际社会呼吁给予紧急食品援助,需要量估计为13.7万吨。
为了克服困难,重振经济,卢旺达政府于1989年底召开会议,决定停止执行部分中短期计划,着手实施一系列紧急措施。
决定强调,通过加强粮食的自给自足政策,使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具体的做法是,在政府的政策和科技框架结构支持下,每个农业经营者在保证自己粮食自给的同时,还要努力向社会提供一定的粮食、畜产品和蔬菜等。这项计划同样包括诸如改善畜牧业、加强渔业、发展蜂蜜生产以及开发森林产品等措施。此外,政府一方面努力恢复咖啡、茶叶、除虫菊等“传统”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力图使出口产品多样化,增加四季豆、甜椒和花草的出口。
在改善财政状况方面,卢旺达政府确定了三个目标:整顿和清理财务;减少财政赤字;控制债务增长速度。政府还采取了一些增收节支措施,如鼓励出口,减少进口;健全税收制度,减少偷税漏税;政府官员带头降低物质待遇等。
卢旺达政府采取的这些应急措施,在国际初级产品市场形势尚无根本改观的情况下,虽不能完全奏效,但对于缓解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改善国民的生活状况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顾玉清 编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