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领导一份爱职工十分情——杭州牙膏厂干群关系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27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领导一份爱职工十分情
——杭州牙膏厂干群关系记事
管国栋
企业管理,从根本上讲是对人的管理。如果说制度是管理的骨骼,人心就是管理的血液。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这样一个企业——杭州牙膏厂。
那是去年年初的事。青年工人杜振突然昏倒在上班路上,经医院确诊,他患了脑瘤。平时,在财务上把持颇严,发票、旅差费都要严格审查的厂领导立刻拍板:上杭州一流医院,请专家教授会诊,用最好的药。仅两个月就花去人民币二万多元。职工们知道,一支牙膏只有二分钱的薄利,二万元,要多少牙膏啊!二万元虽花在了一个职工身上,但暖了全体职工的心。
十几年前,厂传达室的农民临时工病故了。他老伴住百里外桐庐县的一个偏僻乡村。厂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荐,照顾那位老太太的事,也一代代传下来。逢年过节,厂领导总要去看望她。每次老太太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厂领导的手说:“你们这样关心我,实在过意不去。”
人心自有一杆秤。一桩桩、一幕幕倾注着领导的爱,职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杭州牙膏厂,去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经济效益跃全国同行榜首,人们赞誉陈瑞华厂长治厂有两下子。但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困难多,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办法来自全厂九百多个脑袋、九百多人的积极性。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每天上班,他总先到车间转转、问问,随时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厂里把每月十五日定为“厂长接待日”,每月选编“企业内参”,专门刊载职工想什么、盼什么,以及对领导的批评、意见。一九八九年,厂里采纳职工群众合理化建议五十五条,通过分步实施,获效益二百九十二万元。今年一季度,厂里收到各种各样的合理化建议三百一十一条。小到厕所的水龙头、食堂的凳子、路灯的开关,大到产品包装的更新、工艺流程的调整、机械设备的改革。厂里研究实施二十二条,取得一百零七万元的经济效益。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去年,该厂遇到建厂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形势。供电不足,被迫“开五停二”;原材料价格上涨,减利因素高达一千六百四十万元。下半年市场疲软,更给产品销售造成巨大的困难。面对困境,全厂职工迎难而上,坚持眼睛向内,双增双节,内部挖潜。供应部门精打细算,组织货源保证生产需要,全年节支五百四十万元;技术部门改进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动力机修部门本着为一线服务,为生产服务的精神设计、制作和安装了三条软管,修旧利废节约资金三十五万元。广大一线工人,更是白天停电夜里干,而且提前一小时上班。去年该厂各种牙膏销售量达九千多万支,创利税一千万元。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让主人心情舒畅,让主人把情感注入企业,方能春风化雨。这是杭州牙膏厂领导的深切体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