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乍得在重建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28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乍得在重建中
杨永瑞
乍得位于非洲大陆心脏地区。乍得人民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连续不断的灾荒。哈布雷总统执政后,乍得政府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民族和解和发展经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因此,乍得在国际上和非洲事务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乍得一九六○年独立后,国内政治派别林立,外来势力乘机插手,致使局势长期动荡,战事连绵。一九八二年六月哈布雷总统执政,大力推行民族和解政策,反对部族主义、地区主义和宗派主义,以求恢复国内和平。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绝大多数的反对派头面人物已相继回归,并被吸收入阁,委以重任。
乍得政府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一九八九年底,乍得制定了新宪法,哈布雷以百分之九十八点五的选票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不少原反对派的政党组织并入执政的“乍得全国独立和革命联盟”,使得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团结。至此,乍得政府在从南到北的广袤领土上有效地进行着行政管理。
哈布雷政府对外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和睦邻友好政策,重视发展非洲地区性合作和南南合作,主张南北对话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乍得着力解决同邻国利比亚领土纠纷。乍、利两国有着近千公里的边界。历史上,法国、意大利两个不同宗主国的殖民统治,给乍、利遗留下复杂的边界争端,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奥祖地区的归属成为两国不和的根子,导致了武装冲突。在非统组织的斡旋下,乍、利两国达成停火协议,进而恢复了邦交,重开了在对方首都的使馆。两国元首进行了会晤,两国外长就和平解决奥祖归属问题初步达成了原则协议。两国外长还确定了互不干涉内政、外交事务的原则。这些都无疑为消除两国历史积怨,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两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也为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棉花业是乍得的经济支柱,棉花出口占总出口额的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世界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暴跌,使乍得棉花出口锐减并严重亏损。乍得政府致力于国家的重建,努力发展经济,重视农牧业生产,力求改变单一种植棉花的状况,先后制定了农业发展纲要和经济发展计划,同时积极争取广泛的国际支援,鼓励外国和私人投资。国际社会在农牧业生产、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经济结构调整改革以及预算等方面给予了援助。最近几年来,乍得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一九八六年粮食产量达八十三万吨,基本上达到了自给的目标。世界棉花价格的回升,使乍得得到较大的收益。乍得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较好地完成了计划规定的年增长指标,人民生活得到一定保障。目前,乍得政府正采取有效措施,巩固这些成果,为彻底改变不发达状况继续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