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陶都宜兴创办工程师俱乐部 议大事 话家常 谈了有人听 市领导 工程师 相交成知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0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陶都宜兴创办工程师俱乐部
议大事 话家常 谈了有人听
市领导 工程师 相交成知己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徐机玲报道:在著名陶都江苏省宜兴市,科技人员有了意见要求,或遇到问题烦恼,都爱到市工程师俱乐部找市里的领导人聊聊;而党政负责同志也经常在这里以俱乐部普通成员的身份与科技人员谈心、娱乐、广交朋友。
由宜兴市委倡议的工程师俱乐部自1989年1月创办以来,已成为当地党政领导与科技人员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桥梁与纽带。每月25日晚,是工程师俱乐部的定期活动日。每到这一天,没有外出公务的市领导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他们或与科技人员品茗谈心话家常;或与科技人员一起听专题知识讲座,参加各种讨论会;更多的还是与科技人员一起参加球类、棋类、舞会等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无拘束地交谈,许多意见在这里得到沟通;许多积极、合理的建议在这里酝酿成熟,变成领导的科学决策。
市委书记张伯端向记者介绍说:“市委过去也常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知识分子的情况、意见,但总觉得这种形式太拘谨,不便于和知识分子交朋友。在工程师俱乐部,我们作为普通成员与科技人员谈心交友,了解了生产、科研第一线大量新鲜、生动的情况、问题,获益匪浅。”
去年秋天,宜兴市提出“科技兴市”的战略方针。市委副书记戚顺元在俱乐部和几个农技员聊起这事。大家不约而同地向书记提出,科技兴市,农业要先行,并建议开展农业集团技术承包活动。宜兴市政府采纳了这个意见,作出决定,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万亩水稻配方施肥高产栽培技术的集团承包试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使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经济建设的全局,市领导经常在俱乐部里介绍全市工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通报市委、市政府加强廉政建设、端正党风的情况,征求科技人员对本市重大问题的意见,鼓励他们献计献策。宜兴市的城市建设规划、建立畜牧良种繁育体系、积极引进人才等重要决策,都是市领导在俱乐部里听取科技人员的意见后作出的。市里积极筹资上马的氯碱厂等重点项目,也因科技人员“吹冷风”而决定停建,避免了盲目建设造成重大损失。
对科技人员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市领导都认真调查,热心帮助解决。去年5月,农艺师马恒惕撰写的论文《农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与应用》,被第14届国际土壤学会采用,这是宜兴市首次入选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但马恒惕参加国际会议的费用无法解决。
原市委书记姜启才在俱乐部听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表示:“这工作由我来做!”他亲自出面多方协调,拨出专款,支持马恒惕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这事在宜兴市科技人员中传为佳话,马恒惕也与市委书记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俱乐部创办以来,参加各种活动的科技人员已有4000多人次。科技人员说:市领导与知识分子交知心朋友,既体现了我们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又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与党同心同德、为国家多作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