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鱼水情深 众志成城——山西石圪节煤矿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03
第2版(经济)
专栏:

  鱼水情深 众志成城
  ——山西石圪节煤矿纪事
本报记者 王艾生
1963年7月2日,周恩来同志在中南海西华厅接见了全国勤俭办企业五家企业的代表,其中有山西省石圪节煤矿矿长许川珩。周恩来同志听取了许川珩的汇报后,意味深长地说:川珩同志,你这个‘川’字应当改成传统的‘传’,让石圪节的矿风一代一代传下去。”
石圪节,这座有61年历史的老矿,如今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矿井,年产煤从1万吨发展到100余万吨。1989年石圪节矿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
27年风风雨雨,石圪节矿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保持并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矿风?记者在石圪节同工人、干部交谈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干部和群众,矿长和矿工,领导者和工人的鱼水深情,点燃了矿工心头之火,开发出中国矿工无坚不摧的精神宝藏。
“对自己,就是要狠点!”
屈天富,45岁,膀大腰圆,是本家族的第三代矿工。1973年8月31日下午,在采煤中,他被炮崩倒,煤粉、皮带碎渣崩进了肚里,小肠被崩断近一米,往外流出来。他忍着剧痛,用饭盒把肠子扣住,对伙伴们说:“不要管我,快去干活!”话音刚落就昏倒在井巷里。
屈天富在医院住了三个月,医生说:“天富呀!你再也不能下井了!”他听了比刀割心都难受。屈天富从医院偷偷溜出来,把伤口缠一下,又回到了采煤队。上井洗澡时,他的伤口涨开冒血水,医生发现后说:“天富,你这样下去,要成残废的。”屈天富就怕别人说他“不能干”,就怕伙伴们说他是“受伤”的人。他说:“对自己,就是要狠点!”他把60多公斤重的铁柱子扛起来;从风巷背上170多公斤重的一节溜槽走到工作面……就这样,用劳动争来劳动的权利。1976年屈天富被任命为采煤队长。
可是,不管怎么说,他总是受过重伤的人。一尺多长的刀口,每年总要破裂几次,发高烧,流血水,即使这样,屈天富找医生缝合后,照样下井采煤。在采区两次冒顶的危险时刻,屈天富发现倒塌的铁柱把矿工史恩善挤在煤墙上,一个箭步上去,用尽全身力气把铁柱撬开,救出史恩善,他又冲进险区,打好柱子,排除了险情。
1977年屈天富因劳累过度,伤口严重恶化,被送进医院,进行彻底治疗。稍一好,他又要下井。说:“我这个队长不下井,谁下井。不劳累能挖出煤吗?”他的妻子扯住他的胳膊,两个女儿抱住他的腿,苦苦哀求:“爸呀爸,你就听女儿这一次吧!”屈天富也流了泪:“人活,要活得坚强,不能遇点灾,遇点险,就成了软蛋!”他又下井了。
我问老屈:“你伤成这个样子,为什么非下井?地面不有的是活吗?”
老屈说:“我是矿工,一天不挖煤,心里就难受,只要看见一溜一溜煤往外流,心里就畅快!”
正是凭着这种崇高的觉悟和顽强的毅力,屈天富率领170多人的采煤队硬是一口一口啃下了综合采煤机这块“洋骨头”,年产闯过百万吨大关。1987年屈天富领导的综采队年产煤105万吨,1987年年产原煤110万吨。
在石圪节,像屈天富这样硬梆梆的男子汉还有好多。郝晓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井下采煤37年,36个元旦,36个春节都在地层深处度过。如今他虽离休,却并没闲下来,在矿供应处木材加工车间,他一个人还干着两个人的活,他说:“我干了两年,为国家省下4000元!”
还有崔丑孩,带着100多个老弱病残工人,一片瓦一块砖地拣,建起30多间名叫“更新厂”的厂房。他们还把井下木楔,钢丝,铁杆等一一拣起来,物尽其用,仅这一项一年就为矿山创造财富数十万元。
这就是中国矿工,这就是石圪节矿风。
“跟这样的领导干,死了也情愿!”
还是先说几件小事……
老矿长王先孩,每月下井23天,矿工干什么,他也干什么。一次井下掘进突然透水,一场大祸眼看就要临头。他跑步赶来,扛着一根大木头,跳进齐胸深的水坑,用木楔塞住水口后,抡起大锤把木头打进去,挽救了在场矿工的生命。在井下,凡是遇到“放不下顶”等险情,矿工们就会想到“王矿长”,矿工见老王在井下,心里便分外踏实。
副矿长王振江,人称“傻振江”。一次井下煤仓的煤眼堵住,运输队长带着几个人捅了几小时,也没捅开。眼看煤仓盛满后工作面就要停工。王振江二话没说,跑到煤仓下边就要捅。谁都知道,这样一旦煤泻下来,人就会被埋住。王振江让工人抱住他两条腿,使劲猛地一捅,煤像黑色瀑布泻下来,溜眼开了,矿工们赶忙抱住王振江,“老王,你就不怕埋了?”说着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原石圪节矿矿长兼党委书记,现任山西省省长王森浩,对记者说:“多少年来,石圪节矿的领导,都把自己当成是矿工的一员。矿长要真正取得一名矿工的资格是不容易的。那时,我们走路上班,排队买饭,绝不搞特殊,至今9任矿长,届届如此。”
老矿长郝再文,任职8年,有600多个职工搬进新楼房,他却一直住在旧平房。
现任矿长元武昌,1988年到任,矿上本来有较宽敞的楼房,他坚决不住,一家6口人住着只有28平方米的旧平房。1989年矿上新建180套职工住宅楼,主要解决因四周小煤窑采空塌陷的危房户,主管房产的副矿长张文玉的房子也裂陷,而他至今仍住在里面。
机电队党支部书记潘小虎,一遇雨天,不是往自己家里跑,而是从家里往外跑,他心里首先想的是60多名住危房的矿工。
有年冬天,矿工王米贵家的窑洞,因顶上暖气排水管泄漏出现险情。潘小虎得知后立即组织人力,利用工余时间,帮助王米贵修好窑洞。王米贵搬进修好的窑洞那天,端了一大碗酒,非要潘小虎喝下去,说:“兄弟,亲人,战友,跟上你这领导干,我死也情愿!”
第二天王米贵就下井了。
这就是石圪节的矿工,这就是石圪节的干部,这就是石圪节的矿风。团结无间,众志成城。
改革11年来,石圪节矿累计生产原煤1387万吨,上缴国家税利1.15亿元,相当于石圪节建矿以来国家对这个矿技术改造的总投资。
1989年,石圪节煤矿原煤全员效率,突破3.6吨,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百万吨死亡率则为零。
石圪节矿的领导十分清醒。矿党委书记沈中秀对记者说:“成绩和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说明不了今天,更说明不了明天。我们还要团结依靠群众,踏踏实实干下去。”(附图片)
  1963年,周总理和当时石圪节矿矿长许川珩(左二)等全国工交战线勤俭办企业的代表合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