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武汉市大力改善环境卫生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8-17
第3版()
专栏:

武汉市大力改善环境卫生工作
在解放前,武汉是一个环境卫生很不好的城市。到处都是残砖败瓦、垃圾堆。有些里巷,因垃圾堆积过多,只好把后巷封锁,让垃圾堆在那里发臭。许多街两旁的明沟,没有加盖;有的粪管已多年不通。下水道的入孔也有缺盖子的,到处污水横流,臭气薰天;有的下水道不通畅,每逢江河水涨或下大雨时,下水倒泄,有些里巷便给阴沟内的脏水所浸没。汉口方面大部分地区原是用煤渣或垃圾填起来的(后湖),六渡桥以上的中山大路,跨湖建屋,很多地方残存着湖塘,聚积污水。武昌汉阳方面的湖塘也不少。
解放后人民政府马上着手敷设友益街、三元里等地的下水道。从此,这一带的居民,再不会在污水中过日子了。据统计,解放后三年内总共加铺了下水道干管八千九百多公尺,支管一千六百多公尺,疏浚沟一十二万六千多公尺。此外还疏浚了宣泄下水的黄孝河,在沿江及戴家山地方,设置了抽水机,基本上解决了市区内的积水问题。天津路有一条粪管的出口,整整三十年未通,这一次也被疏通了。明沟已逐步地改为暗沟,中山大道江汉路至三民路一段,早于翻修水泥路面时便改修暗沟,江汉路的明沟,也早已改为暗沟。垃圾堆已逐步清除,各里份(就是胡同)的后巷都已打通、清扫;房屋正分别修复,三年内共修复和新建房屋四千三百八十五栋;第一批职工宿舍已建筑完成,第二批也已计划开工。现正配合消防运动,疏散密集的棚户,改善环境,并新建了公共厕所四十一处。这些都为搞好环境卫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市人民政府并在各区内逐步地建立了卫生机构,提高了医疗护理人员的服务精神;举办过卫生展览,准备了大批预防接种的材料,为大规模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供了保证。
武汉市的爱国卫生运动现已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普遍发动了群众,清除了垃圾一万三千七百多吨、污泥七百八十多吨,疏通沟道七万九千九百多公尺,修建沟渠一千七百九十多公尺,填平水塘三百九十四个,修理厕所二百七十五个,拆填不卫生的厕所二百一十五个,扑灭苍蝇八亿多只。此外还进行了清洁水源、管理清凉饮食等工作。第二阶段的任务是消灭苍蝇,大量减少蚊虫和臭虫,做到公共宿舍中没有臭虫,并保持环境清洁。
全市人民在运动中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例如双洞门一位六十四岁的老太婆,曾接连为修沟的乡邻烧了一个星期的茶水;有的小朋友一天打了一千多只苍蝇;工人乐华斌,义务修沟,一天连续工作十三小时。卫生人员和各卫生学校的师生,在雨天下乡进行卫生工作。桃源坊居民清除污泥,修好了一百七十多公尺的两条大沟道;鲇鱼套居民填平了一个臭水塘,使附近的河水清洁了,沿河一带的居民都得到好处。在汉阳方面,为了让救火车可以到处通行,已把一些污泥坑和烂泥路铺填成平坦的大道。有的并铺上了青石路面。在城市中,处理垃圾问题,本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但人民的智慧和劳动,使这一问题获得了解决。在铁路外渣家右路,有一个垃圾场,现在已成为可容万余人的公共广场,上面装有三盏路灯,周围有竹篱,中间有戏台,每天晚上有成群的小朋友在这里进行各种游戏。在陈家湖一带,也出现了三个很大的广场,大的可容二万多人,小的可容一万多人,居民经常在这里开会,晚间还被当作是纳凉的地方。谁会想到在不久以前,这里是些垃圾堆呢?
人民在各项卫生工作中,还发挥了创造的力量。市总工会的同志,创制了“杀臭虫蒸气炉”,利用蒸气来杀死臭虫。市公安局和市搬运公司的同志,用“肥皂水灭蚊法”消灭蚊虫(蚊子畏光,白天多聚集在黑暗的角落里。经用泡沫喷射,蚊翼粘着,便不能飞动,然后扫出用火烧死)。
为了使突击的工作变为经常的行动,全市各居民小组有的已订好爱国卫生公约,有的还正在商订。同时还建立了一些经常的制度,如在第四区中,便建立了“各扫门前”的制度,相约于垃圾车到达时一齐出动,分段清扫,不留垃圾;依户轮值,负责清扫,按时进行评定检查。做到道路、沟渠、房屋、衣被、身体等“五净”。
(彭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