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我国一九五二年度国家财政收支预算的优越性和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8-17
第4版()
专栏:

我国一九五二年度国家财政收支预算的优越性和特点
马寅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二年度国家财政收支预算,已经本月六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据薄一波部长的说明,编制这个预算的基本方针是:继续巩固国防、稳定物价、并进行全面恢复和重点建设。这个预算的总收入及总支出在编制时已经达到完全平衡,薄部长说:这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所出现的最有利的情况。我们全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将如何的欢欣鼓舞,加紧努力,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保证新预算任务的胜利完成,庆祝毛主席的正确、伟大和光荣的领导!
(一)优越性
这个预算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将“巩固国防”、“重点建设”、“全面恢复”和“稳定物价”这十六个字的任务能够全面做到。这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能的。
我们都知道,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国家(包括它们的附属国和殖民地)的物价,是受自发的供求律所支配,政府是无法控制的。它们一面发动侵略战争、扩大备战经济,一面又要安定秩序、稳定物价。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将四件事完全做到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要加紧军火生产,发动侵略战争,就必须增加大量的经费。经费来源不外三种:一、增税;二、发行钞票;三、募集公债。增税的结果,必定要减少人民的购买力,减少民用物资的需要,这些物品的价格必然要跌落。若发行钞票,膨胀通货,结果物价必定高涨。再若发行公债,除人民使用储蓄购买公债不影响物价外,如由人民节约消费来购买,其影响物价将与增税相同;如以公债向国家银行押借,则其影响物价将与膨胀通货相同。现在帝国主义国家的人民因遭受迭次大战的损失,那里还有储蓄可以应募公债!所以他们的物价是不会稳定的。不是跌,就是涨。无论涨与跌,都是减少人民购买力的结果。于是民用工业倒闭,失业工人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危机。秩序又那里能安定!如果限定物价,战争经济就无法扩展。所以他们对这四件事是不可能全面做到的。其结果是招致经济的崩溃。远的不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就是这样的。美帝国主义扶持蒋匪帮发动内战,也遭到同样的命运。今天美帝国主义还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发动侵朝战争,能够逃出这个命运么?据估计,美国每个成年男子每年的税收负担,已从一九二九年的一百五十一美元,增加到一九五一年的八百六十美元,但预算的亏空还是一年大一年。据美国财政部三月间宣布,一九五一到一九五二会计年度头八个月中,收支不敷已达七十五亿多美元;一九五二到一九五三会计年度预算的亏空,将达一百四十四亿美元。在一九五二到一九五三会计年度预算八百五十四亿美元全部开支中,军事费用就占百分之八十八·八,其他行政、教育、卫生等非军事开支不过百分之十一·二了,其中教育费不到全部开支的百分之一。所以税额增重、通货膨胀、物价高涨、生活水准继续下降、失业增加、人心惶惶,这还不是自杀的道路么?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国家,包括过渡期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对于巩固国防、重点建设、全面恢复和稳定物价这十六个字的任务,能够全面做到。因为我们运用的价值律是改造过了的价值律,受经济计划支配的规律,所以在重点建设、巩固国防、全面恢复的要求下,可以做到物价稳定;并且物价稳定,更是巩固国防、重点建设和全面恢复的必要条件。苏联在建国后不久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先进经验,光辉的照耀着我们。我国一九五○年三月底统一财经工作展开后,全国物价即迅速的趋于稳定。两年多来,在物价稳定的条件之下,巩固国防和重点建设更着着的胜利前进。据统计,上海、天津、汉口、广州、重庆、西安六个大都市的批发物价指数,如以一九五○年一、二月为一○○,则一九五一年一、二月为一一三。一年间只增加百分之十三。“三反”、“五反”运动以后,半年余来,物价已全面的稳定了。这与美国不是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么?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开会词中教导我们:“一切事实都证明: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人民能够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敌人所不能战胜的。”我们今年的预算,也正是优越性的一个明证。
(二)特点
我们这次预算的几个特点,主要的有如下述:
一、收支完全平衡
财政收支以平衡为原则。赤字预算固然不好,收入剩余过多也不是很健全的财政,因为这将不能使所有的钱用到最有用的地方去。我们编造一九五一年度国家预算时,只能说接近平衡,对于物价也只能说基本稳定。今年财经情况根本改观了,财政收支既完全平衡,物价亦完全稳定。这种完全平衡与稳定,且在执行一九五一年度预算过程中就已经达到了。这不仅是蒋匪帮统治时期所没有过的,也是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现象。而且“三反”“五反”运动所归还国家的财产,还未计算在内,足证今天国家财政的丰裕了。
二、建设走向和平
帝国主义国家的财政全部开支中,军事费用至少要占百分之五十,近年英国就是如此;法国占百分之五十九;美国则将近百分之九十,已如上述。这是帝国主义战争经济本质及其侵略政策的反映。和平民主国家情况就完全不同,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用于国防的支出,如一九四五年也不过占岁出的百分之四十五;一九五二年的预算,国防支出就降到百分之二十三·九了。这又是和平经济本质的反映。我国因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又处在加强国防建设的情况下,一九五一年度的预算还是国防支出占第一位,经济建设居第二位。一九五二年度预算中则已经易位了,建设(包括经济与文教)已上升到第一位,且占全部支出百分之五十以上;国防支出则降到第二位。足见我国的经济亦是大踏步的走向和平。
三、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增长
一九五○年国家财政收入中,城市税占第一位、农业税占第二位,国营企业利润收入占第三位。一九五一年城市税收虽仍居第一位,但比例相对减少;国营企业利润及折旧提缴则上升到第二位,其绝对数字增加更大;农业税则降居第三位。今年中央和地方国营企业利润及折旧提缴比一九五一年增加百分之八十九·八三。如将列入全国预算的地方国营企业利润除外,今年国营企业利润实增百分之八十八·五。“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为人民共和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主要物质基础和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共同纲领第二十八条)。今天国营企业利润及折旧提缴收入迅速上升,是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迅速成长的指标。
四、工农联盟的基础日益巩固
反动政府统治时代,农民负担是极其苛重的。孟子就说过封建社会里农民的生活状况:“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农民生活更要恶劣,到蒋匪帮统治时期,农民的穷困已经到了极点,出钱、出力之外,还要出命。可是解放后的中国农民,分田分地,生活大大改善了。全国解放以后,农民的负担又逐年降低。一九五二年我国的农业税收入已降到第四位,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二,并将地方附加并入正税一道征收。这样一九五二年农民负担将比一九五一年减少许多。在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农民负担又减轻,工农联盟的基础必日益巩固。
五、文化教育的惊人发展
文教建设亦是和平建设的要素。一九五二年文教支出增加尤多,比一九五一年增加百分之一百八十四·八三。为培植国家建设人才,下半年起,全国高等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师范学校、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全部发给人民助学金,普通中学的助学金亦较一九五一年增加。由于文教事业的发展,全国小学生将自四千三百余万增到四千九百万,中学生将自二百余万增到三百万,高等学校学生将自十七万增到二十一万。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机关的所有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解放前反动政府统治下的青年所受饥饿和迫害的情况,公教人员捉襟见肘、朝不保夕的苦难,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生在毛泽东时代的青年和公职人员是多么的幸福呵!前途又是多么的光明呵!
我们的财政经济情况能够这样的迅速好转,是由于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使各项物质建设能有计划有步骤的前进。而尤其重要的,还是几年来全国人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普遍进行着思想改造,使人人的政治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以主人翁的态度,热爱祖国,热爱领袖,坚强团结,朝着同一目标前进,故能发挥无比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国家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像荆江分洪工程中的劳动模范,每日挑二万多斤泥,行走一百三十里路程。像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的创造,以及其他成千成万的劳动模范与战斗英雄,和成千成万的创造发明,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涌现的可能。群众力量的无穷无尽,根据在此。马克思说:“理论一掌握了群众,便立刻成为物质的力量。”所以我们今天预算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