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青年的幸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8-17
第4版()
专栏:

青年的幸福
冯至
一天,一个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向我谈起她班里同学们的情形。她说:“我们班里有四十来个同学,人人都很认真配合着祖国的需要规定了自己将来的志愿:有要学地质的,有要学航空的,有要学建筑的,有要学水力发电的,有的想将来当人民教师,有的想当演员,有的要从事妇婴保健工作……。志愿性质相近的,成立了小组,在课外共同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忠实于自己的理想,也尊重别人的理想,并且对别人和对自己一样的关怀。例如,我的志愿是航空,一天我检验目光,有变成近视的趋势。近视对于航空是很不利的,当时我很难过,全班的同学都来安慰我,她们想尽方法保护我的眼睛,好像保护大家共同的一对眼睛。打排球时,她们不让我站在面向日光的队伍里,怕强烈的日光对我的眼睛有害。学校里没有地质课,我们到处给地质小组搜集矿石,供她们研究。对于要当演员的,我们注意她的言谈举动,随时都提醒她作一个人民演员应该有怎样崇高的品质。想学建筑的已经起始学习设计,最近她曾经给我们那个未来的演员设计了一座剧院。谁若是犯了错误,大家就把这错误当作一件人人都要分担的重大的事,共同讨论怎样纠正这个错误……”
她说的时候,对今天有无限的喜爱,对明天充满了信心。她认为这些志愿没有一个是不能达到的,问题只在于自己的努力。她的心像万里晴空一样地开朗,看不见任何一件东西会阻碍她。
人们一向把青年期看作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被羡慕的时期。但是只有生活在现在的新中国的青年,才真正值得被人羡慕。像这一班中学生的情形,不只是我这样的中年人在中学的时候作梦也梦不到,就是现在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中学时也不会想像得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青年的幸福:党、团和学校在教育他们,国内的和苏联的读物,从西藏高原到朝鲜前线的无数英雄事迹在启发他们,使他们具有世界上最进步的国家里的人民应有的道德。他们感到个人和祖国的血肉相连,个人幸福和祖国幸福的永久一致。他们规定志愿时,就想到怎样使祖国一天比一天地变得更为美好;他们在纠正错误时,就想到千万不要给祖国带来损失。
他们这样爱祖国,是和祖国对他们的爱护分不开的。人民政府为了使全国高中毕业生都能得到升入高等学校的机会,除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名额外,今年还特别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七十八个考区,尽量给投考的青年以方便。对于地方僻远的,还补助路费。入了高等学校,政府便把他们看成宝贵的干部,发给伙食费和生活津贴,使他们完全解除了生活上的顾虑。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工作的分配,像政务院指示的几点,不只照顾一部分人生活的问题,而且还照顾了少数人的特殊的志愿与兴趣,让每个人都能在他的工作上发挥他的力量。这些措施更不是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所能想像的。在这样情形下,谁还会感到个人的利益和祖国的利益不一致呢?谁还会只顾自己不顾祖国的前途呢?因为你无论如何能为自己打算,也不如一个富强的祖国能够给你解决更多的问题。过去的旧社会里有过许多善于给自己打算的青年,但是他们仍然是常常在高中毕业后几年都考不进高等学校去;好容易考入一个学校,又因为衣食无着而又中途退学;好容易熬到毕业,却又找不到一个职业……。
现在的青年,像那个高中学生所说的,不为个人打算,而是那样快乐、幸福,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意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富强的进步国家里,政府是他们的父母,可是比任何一对父母都更为可靠。所以我们的青年在政府的爱护下只是健壮地生长,他们生长的迅速往往超出我们的意料,这像是盛暑中的庄稼,一天变一个样子。若是我们中午走到田间,我们不只看得出那些高粱、玉蜀黍在日光的热力下时时刻刻都在生长,而且还听得出它们生长时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