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阅读
  • 0回复

我们一定把陕北老区的公路修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8-17
第4版()
专栏:

我们一定把陕北老区的公路修好
徐文波
南起咸阳,北经铜川、延安到宋家川的咸宋公路,是纵贯陕北高原的主干交通线。
这条公路是关系陕北老解放区人民经济生活的动脉。高原上丰富的石油、皮货和各种农产品等由这儿运出去;从陇海铁路运来的布匹、日用品等由这儿运到陕北。它对发展陕北的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意义。
自从今年一月二十八日政务院发布指示,号召加强老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以后,咸宋公路工程局在西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便筹划这条公路的修整工作。计划在今年重点改建铜川到延安的二百七十三公里,包括改建桥梁、涵洞和改建路基六十七公里。今年四月起筹备动工,五月初即分九个工段同时开工。
陕北人民以兴奋的心情迎接这一工程,七千多工人参加了修整工作。公路的工程是相当艰巨的。从铜川以北,即进入拔海八百到一千公尺的高原,六盘山的支脉桥山、横山、梁山蟠结境内,公路蜿蜒在这些山脉和延水、洛水之间。工人大多数是来自陕西各地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农村中的劳动人民,他们缺乏修路经验,但他们积极响应“加强革命老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号召。在工作中间,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效率随着工程的进展而提高。开工后两个月,全路的工作效率就普遍达到了定额标准,部分工区并超过了定额。六月份起,又展开了爱国主义的劳动竞赛运动,工作效率继续得到提高。例如第四段的工人有三分之二参加了竞赛,他们的土方工作效率平均达到六公方,超过定额百分之五十。第一段第三分队的工人向全线工人挑战,保证在坚石、软石、间隔土、普通土的各种工作中,都要超过定额,除了工程质量要符合标准外,并按原订合同提前三十三天完工。在竞赛中工人们提出口号:“把工地变成战场!”“土方好比美帝国主义,让它在工人面前迅速崩溃!”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感动人的事例。有的工人说:要学习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杀敌的精神来做工作,轻伤不下工,轻病不请假。第一段技工方来喜在工作中碰伤了脚,经再三说服才去休息。普通工王殿华手指甲碰掉了半个,他怕人家知道了劝他休息,就瞒着不告诉别人。
许多工人热心地想办法、找窍门来提高工作效率,并学习新的工作方法。第四段第五组工人在挖路基时,运土要通过一个高地,他们就先在运土的路上挖三个壕,使运土时不要上坡下坡,缩短了运输距离。第五段朱效武等四人自己用科学的方法组织起来分工挖土、运土,工作效率超过定额一倍。工程局政治处出版的“工地通讯”介绍了各地的先进经验,许多工人就热烈学习。第一段的李太安小组学习成渝铁路颜绍贵冲炮眼的先进工作方法,使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多。
许多工人在工作中表现了热爱祖国财产的高贵品质。第二段的普通工孟庆福在大雨中发现一段新铺的路基将会被水冲垮,就冒雨跑去取鈌锄,疏通附近一条二十公尺长的水沟,把山洪引开,保护了路基。黄桥工地的工人张生秀,夜晚睡在工棚里,随时起来检查桥头的材料;在大雨期间,他自动去把桥柱支架木扣紧,并把低处的踏板系牢在护桥桩上,以免被水冲走。他常常全身淋得透湿,仍不停止工作。
许多工人在工地上怀念着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第六段一中队的开山工王君林小组,在拿到超额工资的那一天,兴奋地拿出六万六千元来,要求转送朝鲜慰问志愿军。有的工人要求做一部分义务工、要求以超额工资来支援前线。
陕北革命老根据地的人民对修路中的工人给予极大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工人解决了不少困难。比如,公路两旁突然增加大批工人,食宿都成问题,尤其在六、七月间,大雨连绵,工人住的窑洞有的垮了,自己搭的篷帐也有的漏雨,有时路烂了运不来粮食,当地人民知道之后,总是热心帮助解决。金锁关桥工处附近的人民,纷纷把自己住的窑挤出来给工人住,使两百多工人安全地度过了雨季。第二段工人在雨季里把粮食吃光了,当地卖大饼的小贩韩元德(共产党员)情愿停止自己的生意,把五斗麦子借给工人;当地群众也先后送来粮食一万三千八百斤。有的人从七八十里外赶着牲口把粮食送来借给工人。附近家家户户为工人漏夜磨面。劳动模范张秀珠送来小麦时说:“毛主席为咱们在陕北受了十几年苦,现在到了北京还这样关心咱们这儿的建设,咱们一定尽一切力量支援工人兄弟们。”宜君县的合作社发动妇女做鞋供应工人。甘泉的妇女劳动模范组织妇女给工人缝洗衣服、生豆芽、做豆腐。工人们说:“老乡对咱们太关心了,咱们一定把路修得好好的,并提前完工,来报答老乡的好意!”
现在,全路提出,要争取在十月完成今年的全部工程;并响应毛主席增产节约的号召,订出了为国家节省财富一百亿元的计划。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