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03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 朱迪生
举办北京亚运会的意义,除了刚才大家所说的外,还应加一条:它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极好的社会教材。
中学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然而,长期以来,社会教育不理想的状况,一直困扰着我们。比如,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是社会上的出国潮却从另一方面干扰着这种教育。当然,不是说出国就是不爱国,但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出国潮使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中学生感到迷惑,难以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不久前,我们组织同学参观了亚运会工程,面对着雄伟壮观的建筑物,我们找到了最有说服力的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通过对亚运会筹备工作的了解,同学们从中看到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希望。他们说,3万名建筑工人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短短三年里建成的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和能力。这使同学们增添了自豪感,也改变了不少人的一些糊涂认识。
在学校举办的“亚运月”活动中,学校出现了三个热潮:
一是争为亚运做贡献。学生们主动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十几天功夫就捐款近3000元。
二是大唱《亚洲雄风》之歌,使这首亚运歌曲几乎成了我们学校的校歌。
三是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使我们学校的体育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作为中学教师,我们也希望人民日报以及其它新闻单位能满足我们的以下要求:
1、大力报道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报道他们对我国举办亚运会的看法。
2、大力报道青少年为亚运做贡献的事迹。
3、有系统地介绍优秀运动员的献身精神。
4、亚运会后,请有关部门组织些对中小学的专门报告会。
中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从我们学校这滴水中,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把亚运会办成全民教育的大课堂,是完全可能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