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定县专区合作社逐级公开成本改进业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8-18
第2版()
专栏:

定县专区合作社逐级公开成本改进业务
河北省定县专区合作社改进业务经营,由上而下的公开成本并研究确定合理价格,密切了上下级合作社的关系,使合作社的业务与组织得到迅速的发展。
定县专区各级合作社过去在业务上是存在着单纯营利观点的,这具体表现在县社供应基层社物资时看利过多,定价过高。较突出的例子如无极县社经营的练工牌男袜,进货成本每打价六万一千二百元,拨给基层社时每打价七万九千元,毛利高达百分之二十二;新乐县社拨给基层社的煤油每斤赚四百八十七元,毛利也在百分之十七以上;因此,基层社货物的售价往往高于当地市价。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社为了供应社员需要,就不愿由上级社进货而迳向外地采购。同样的情况在县社和专区社之间也存在着。这就造成了社员对基层社、下级社对上级社的不满,各级社业务亦呈现冷落现象。
定县专区合作总社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召集各县社计划、财务科长开会,把专区社新旧商品成本公开,经过评定,订出了首批二十种商品的合理价格,使销货利润平均由百分之二左右降为百分之一左右。接着又进行了第二次商品的评价,使商品价格逐渐趋于公平合理。
定县专区各级合作社自实行了公开成本并合理评价后,销货额迅速直线上升,例如专区社五月份销货额为四十五亿元,而在六月份评价后二十五天时间内,即增至六十七亿五千多万元,并且销出了积压在仓库里八个多月的货物。各县社等也采用这一办法,同样收到很好效果。如曲阳县社销货额较前增加五倍。以前县社进货销不了、基层社向外采购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通过这次公开成本、合理确定价格,大大发扬了社员的积极性,扩大了合作社组织。曲阳城北联村社评价后二十二天里就发展社员八千六百六十四名,东管头村群众过去不愿加入燕赵镇合作社,但该社公开成本、合理评定价格后,仅三个晌午的时间即吸收社员一百一十六名。
合作社公开成本、合理评定价格,必须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事先应向社员进行深入的教育工作,使社员认清合作社是社员自己的经济组织,一方面说明合作社过高的追求利润是不对的,另一方面要向社员讲清楚合作社如果得不到合理利润,也不能积累资金而更好地为社员服务。在确定售价前,要将货物来路、牌号、原价以及各项开支初拟草价与市场及公司价格加以比较,并陈列样品供大家参观。这样进行起来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韩骥、丁晓峰、刘福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