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下楼与上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05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下楼与上楼
  余心言
去年4月下旬,我正参加一个会议,住在某宾馆7层。每到吃饭时间,大家几乎同时往底层饭厅赶,虽然宾馆有6部电梯,仍然显得十分紧张。
这一天,又是午饭前,电梯前挤满了人。来一部电梯,打开门,里面乘满了人,无法再上;再来一部,还是如此。连着三四部电梯过去,有些同志失去耐心,转身找楼梯步行下楼了。多数人还是等着。
忽然来了一部电梯,门开处,里面居然是空的,众皆大喜,一拥而入,我也随大流进去。等到电梯门关上,起动,大家才发现,原来这部电梯是上行的。可是,既然上了电梯,也都无可奈何,这电梯又是自动的,大家只能苦笑着随电梯上顶层“游行”一次,再随电梯下来。虽然还不至于“欲速不达”,却也落了个比步行还慢的结果。
不能说我们这一群人都是“土包子”,没见过世面,才出了这一回洋相。我看同梯的这十几位,对于电梯这“洋玩意儿”,大概还都算是熟悉的。乘电梯的程序:按铃要梯——电梯到——开门——进去——关门——按所要的楼层——运行——标志显示到达所要的楼层——电梯停——开门——出梯,这一套大家是懂得的,也都没有做错。错只错了一小点:急急忙忙没有注意来的电梯是上行还是下行。然而这一小点却是方向性的错误。
回顾我的生活经历,类似的错误并不只是这一回事。有一次,等104路电车,久等不来,好不容易来了车,又都挤满了人,根本上不去。忽然又来一辆比较空的车,不顾一切挤上去,走了两站才发现错上了103路。这一次就错在路线了。
出这一类错时,自己的自信心都是很强的,自我感觉良好,决想不到会错,因此也没有任何犹豫。如上所述,这点自信心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除了所差的那一点,其他条件都同我原来要达到的目的相符。可是,世界上却偏多这类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的事。某地是殖民地,现在很富裕。如果有什么国家想如法炮制,自动申请当若干年殖民地试试,其结果十有八九保证富不起来。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处在世界霸主的地位,不等于任何一个国家只要资本主义化了就可以当世界霸主。事实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美元以下的40多个穷国,绝大多数都属于资本主义世界。可惜,除了存心骗人者以外,也还常常有人不去注意这种情况。
要说这种差异都很难发现,也不见得。许多事只要稍微仔细一点就不难弄清,所以出毛病往往是“忙中有错”。看来,要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这个“忙中”很需要好好分析一下。
什么叫“忙中”?就是急于做某件事。这件事就是改变现状。人的活动,可以说是不停顿地改变现状。如果在某一种状况下停止下来,成为“定格”,那就成了蜡像馆里的蜡像而不是活生生的人了。问题是怎样改变,变到哪里去。这就只有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实际,合乎科学规律,才能获得成功。毛病出在“急”。“饥不择食,急不择路”,一急就有可能影响自己判断的能力,得到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结果。这种教训我们已经有过不少了。1958年“大跃进”,不就是急于改变现状吗?结果怎样?来了一场大灾荒。去年春夏之交,一部分群众由于对腐败现象、分配不公的不满,认为“闹一下也好”,没有想到万一那帮“精英”分子的阴谋得逞,把中国拉到资本主义制度下,得到的只能是千百倍的腐败,千百倍的不公。
急于求成容易蒙蔽人的智慧,意外的便利和他人的示范动作则是促成错误选择的客观条件。拿我那一天等电梯的心情来说,等得久了,不耐烦,焦躁不安,突然来了一部电梯空无一人,当然是喜出望外。这一急一喜,心理落差甚大,自然就来不及多想。加上别人一拥而入,我的“从众心理”马上起作用,唯恐来不及跟上,哪里还有冷静思考分辨的余地。其实,世界上太便宜的事本来就不多。人人志在必得的“好事”,突然出人意外、不费功夫地降临在自己面前,就很值得想一想。从众心理又是某些奸人经常利用来使别人上当的漏洞。君不见,街上那些利用“托儿”做成的圈套,曾经使多少贪便宜者落入其中!
人们盼望改变现状,目的是为得到某种目前还未得到的东西,但是往往想不到会因此失去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这是人们在思想方法上常常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好像已经到手的利益必然会永恒地存在下去。思想方法上的这种固定化的倾向,把一切已有的东西看作是自然存在的倾向,使人们不去注意珍惜已经取得的成果。实际上人们的每一步前进都是既有得又有失,问题只在于得失的相较。有一个外国笑话:一位富人对一位穷人说:“你应当听我的话。”穷人问:“为什么?”富人说:“我有1万元钱,你没有。”穷人说:“你有1万元钱,与我有什么相干?”富人说:“我分一半给你。”穷人说:“那我们两人钱一样多了,我为什么还要听你的?”富人说:“我把1万元全给你。”穷人说:“这样,我有1万元钱,你没有钱,你应该听我的了。”这则笑话不仅反映了那穷人的机智,更反映了富人的愿望:千方百计要别人听他的。如果这穷人有了1万元钱,却丧失了独立的人格,成为富人的奴隶,归富人支配,那么他所有的这1万元,归根到底仍然属于富人所有。可惜,对于这一类得失之间的算盘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权衡。
乘错了一次电梯,只是一瞬间的小事,我所以要罗嗦半天,不仅是因为想到其中有些道理与别的事情也是相通的,更因为联想到对于社会历史“电梯”的选择,如果一旦错了,就不是轻易能改过来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虽然历史的规律最终还是要发挥作用,但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走上一条弯路,耽误的光阴很可能就是几十年。人们当然不会故意去选择苦难,可是等到尝到苦头再来吃后悔药却已经于事难补了。社会生活的复杂,还在于人们行为的真正效应不是一下子立即显现出来的。许多事情的后果在若干年之后才能为大家所看清。这就更需要努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懂得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且能够及时识破那些故意要使我们陷入为人作奴境地的种种花招。这是做得到的,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警惕。
  开篇语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思想纵横》,是本报理论版推出的一个新栏目。
《思想纵横》,意在让理论贴近人们的思想。本栏目将关注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困惑问题,为读者提供一个沟通思想、寻求共识的谈心式园地。
《思想纵横》,意在倡导科学思维。思想要解放,要纵横驰骋,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应摆脱唯心论、形而上学、唯心史观之羁绊,而遵循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之经纬。希望本栏目能成为大家学哲学、用哲学的自由天地。
《思想纵横》,采用杂文、随笔式体裁,阐发生活中之哲理。本栏目取材立意不拘一格,鼓励在写作风格上百花竞放,欢迎短小精粹、生动活泼、情理交融的来稿。
  愿读者喜欢这个栏目,盼读者支持这个栏目。
        ——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