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不厌世”和“不厌足”——写在叶圣陶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9
第8版(副刊)
专栏:

  “不厌世”和“不厌足”
——写在叶圣陶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
  商金林
圣陶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两年来,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圣陶先生的怀念。江苏教育出版社继续出版了《叶圣陶集》第5—8卷;冰心、雷洁琼、赵朴初、孙起孟、巴金、吕叔湘等28位文艺界、教育界前辈发起的“叶圣陶研究会”,于去年10月28日在北京成立。最值得记述的,是苏州吴县用直镇在圣陶先生早年执教过的地方建立了纪念馆、纪念亭,还为他修了墓。
用直位于苏州和昆山之间,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古镇。1917年初,圣陶先生应邀到镇上的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执教。在这之前,圣陶先生已经教过几年小学。从他当年的日记和给朋友的信上可以看出来,他把当小学教员看作一件苦差。到了用直之后,他与同事们进行教育改革,自己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与学生们一同开荒种地,布置博览室,创办书店,还编剧谱歌,与学生们一同演出。在探索和革新的实践中,他感到有一种甜津津的味道,逐渐认识到教育是一种高尚的事业,不应该把教员仅仅看作是谋生的职业。
1919年夏,圣陶先生的夫人胡墨林先生也应邀到用直任教,于是全家搬到了这个水乡,“从此做了用直人”。他逐渐体会到农村并不是田园诗人所描写的人间天堂。他在用直写的第一篇小说《这也是一个人》,还有《苦菜》、《晓行》、《悲哀的重载》等,都如实地描写了农民的辛劳和困苦,并预示了农村破产的朕兆,同时为后来的小说散文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圣陶先生满腔热情地投入“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在用直开始的。他加入了北大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参预发起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在北京《晨报》副刊上连续发表了四十则《文艺谈》,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文学为人生”的主张,指出了只有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并对作者的自我修养提出了看法。圣陶先生总把用直称作他的第二故乡;在用直的这几年的生活,确实在圣陶先生的漫长的一生中,起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前年12月8日,我有幸到用直参加了圣陶先生的骨灰安放仪式。骨灰慢慢放进墓穴的时候,灰蒙蒙的天空洒下了几滴雨。用直人都说老天有情,也为这位辛勤工作了一生的长者掉泪了。在这块养育了圣陶先生的土地上,我倾听人们讲述他年轻时代的一桩桩往事,更加深了对这位长者的理解。他亲切,和蔼,真诚,谦逊,不论谁和他接触,都会有一种“微温”、“微甜”的感觉。
墓前的纪念亭是新造的,题名“未厌”,匾上用的是圣陶先生的字。圣陶先生曾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未厌居”,还解释说,他在任何情况下,对人世总抱着希望,决不“厌世”;而对自己的工作总感到不满意——永不“厌足”,所以取了这个意义双关的斋名。纪念亭以“未厌”为名,概括了圣陶先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意义深长。
圣陶先生的纪念馆就在墓地南边,本是六间破旧的平房,可能是废弃的教室,现在经过修整,粉墙灰瓦,朴实无华。陈列的物品不多,重点在圣陶先生青年时代在用直的生活,却也能使人看到他一生的思想风貌。前几天接到纪念馆负责人的来信,说开放一年多来,已接待参观者十多万人次,其中还有三批国际友人。
有人说:“圣陶先生不仅是一代师表,而且是中国新文化、新教育的几代师表,是三代、四代、五代人的师表。”圣陶先生这样受人爱戴决非偶然,可能正因为他一生怀着一种可贵的情操,这就是一不厌世、二不厌足的“未厌”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