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写在夏粮丰收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07
第2版(经济)
专栏:

  写在夏粮丰收以后
本报记者 江夏
不负种田人的辛劳耕耘,今年夏粮又是好收成。去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恢复到1984年的历史最高水平。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夏粮的产量比大丰收的去年又增加40亿公斤左右,到6月25日止,收购入库的小麦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亿公斤。
上上下下曾为粮食生产持续徘徊而心焦的人们长舒了一口气。但是去年秋季就从一些地区断续传来的“卖粮难”的呼声,多少冲淡了丰收的愉悦。人们不免困惑:我国粮食究竟是多是少?供需状况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卖粮难”难在何处?目前和今后有什么“疗治良方”?记者走访了主管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农业部、商业部等有关部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局部地区的“卖粮难”与全国粮食供不敷需的状况并存,从全局和长远看,粮食问题不能盲目乐观,不可掉以轻心。
去年粮食丰收以后,湖南、湖北、安徽等一些粮食主产区的确出现了粮食“卖不了、存不下、调不出”的情况,仅安徽省的滁县地区,到今年5月上旬,农民手中还有4亿公斤粮食待售,全国粮食市价已连续10个月下跌。一时间农民埋怨,干部发愁。去年局部地区的“卖粮难”余波未平,转眼今年的夏收旺季又到。
是不是我国粮食供求的紧张状况已经改观,真的到了粮多为患的地步呢?
农业部的同志算了这样一笔帐:去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包括薯类和豆类)369公斤,低于人均占有400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人口增长,比1984年也减少了26公斤;国家每年尚需进口1000多万吨粮食,进行区域和品种的调剂;各地粮食消费水平相差悬殊,在京、津、沪三大市人均消费已超过600公斤的同时,一些地区的粮食消费水平仍处在温饱线上;全国还有4000万人没有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从生产的角度看,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没有突破性提高,大化肥供应量有限,有效灌溉面积尚未恢复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的增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依靠年际间粮播面积的增加和自然界的风调雨顺。1984年以及去年的“卖粮难”都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只是暂时出现在几个粮食集中产区。无论从全局还是从长远看,我国现有的粮源都不宽裕,供求之间的不平衡将是长期的。目前和今后的任务是全力以赴地继续推动粮食生产上新台阶。
“卖粮难”难在议价粮。资金缺,库容紧,更主要的是现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某些弊端使然。多方利益关系不顺、流通渠道不畅以及生产者对市场粮价的预期,放大了“卖难”的信号。
一经具体分析,就会发现,各地收购合同定购粮一般不成问题,难主要难在议价粮的购销上。去年议购粮数量首次超过合同定购量,由于量大、价高,收购资金增加较多;1984年以后陆续修建的仓库与同期自然报废的大体相当,产区和销区库容皆告紧张。
此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现行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还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议价粮的购、销、调、存中纠结着种种没有理顺的利益关系。比如:粮食部门一身二任,既要进行宏观调控,保证市场平稳,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又要养活几百万职工,维持本系统运转。其结果,当两者不能兼顾时,粮食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必然受到削弱。最典型的是产区和销区的关系。前两年粮食紧张的空气甚浓,粮价居高不下,一些粮食主产省市关闭市场,人为堵塞渠道,搞地方封锁,销区被迫另谋粮源;去年秋后,粮食市价从涨转跌,以较高价格收购进大批议价粮的产区立时处境艰难,高进低出要赔本,高进高出吐不掉,一些销区也不按原定的合同调进粮食,加之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致使议价粮批发交易明显减少。商业部提供的数字表明:去年全国议价多购了70多亿公斤粮食,同期议价粮却少销了80多亿公斤。“卖粮难”的呼声即起于彼时。
“卖粮难”喊得农民心里发慌,有的怕粮价继续下跌,连必要的储备也急着出手。于是一些地区出现了收购增加量超过了当年增产量的怪事。
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粮食供求信号一定程度的失真。
1984年的教训不能忘记;当务之急,解决局部地区的“卖粮难”,保持农业发展的好势头;同时抓住推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好时机。
“1984年的教训太深刻了。”农业部和商业部的同志都如是说。1984年也出现了局部地区的“卖粮难”,由于当时过分乐观地估计了粮食形势,采取了一系列实际上是限制生产的作法,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了粮棉生产的连年徘徊,以至牵制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除了正确判断形势之外,眼前最迫切的事情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局部地区的“卖粮难”。
目前,国家已采取了多项措施:夏收前委托中国粮食贸易公司多购了30多亿公斤粮食作为市场调节粮;对夏粮,宣布敞开收购,还下达了最高限价和最低保护价的指导价格;同时决定建容纳51亿公斤粮食的简易仓棚;并要求人民银行全力作好收购资金的供应工作。
但是这些毕竟只是应急之策,解了近忧,还有远虑,夏收对付过去,秋季再丰收怎么办?明年继续增产呢?要走出粮食一增产就“卖难”,一减产就“买难”的困境,须“对症下药”,继续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其中包括增加必要的储备和调节手段,搞活市场。为此,有关业务部门的同志建议,一些已经看准的事情应该马上做起来:
第一、加紧流通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在国家投资建成的商品粮基地,配套建设大型仓库,使生产基地同时成为储备基地。
第二、鼓励产销直挂。提倡产区和销区建立互利互惠、长期稳定的联系。
第三、疏通流通渠道,尽快开放粮食市场。当前特别是办好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粮食批发市场,不同地区之间可以通过公平交易调剂余缺,国家也可以通过粮食的吞吐和价格杠杆参与市场调节。
第四、中央和地方财政应拨专款建立粮食风险储备基金,用于长期购销粮食,调剂丰歉,平抑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一些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同志提出:现在是推进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难得机遇。因为粮食生产形势好转,供应相对充足,价格比较平稳,国家定购价与市场价差额缩小,消费者承受能力增强,加之近年来部分地区积极试点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缩小平价粮供应的范围和数量;同时把对消费者的暗补改为明补,逐步使更多的粮食以名副其实的商品身份进入流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