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八宝齐全”话铜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09
第2版(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之角

  “八宝齐全”话铜都
  尹韵秋 赵亚明
铜陵地处皖南,长江由南向北折而向东绕城而去。市区西连安庆,东接芜湖,南傍黄山、九华山。境内平原、台地、丘陵、低山交错,河湖密布,气候温和,水土丰饶。
铜陵地上盛产粮、棉、苎麻、蚕桑、茶叶、大豆、生姜、大蒜等久负盛名的农副产品,地下富蕴宝藏。自古以来,铜陵即以产铜著称。据史料记载,汉武帝于此设“铜官”,铜官山因此而得名。由于铜官山产铜多而利国,曾被封为“利国山”,素有“皖南铜都”之誉。其实,这里矿产并非只是铜,还有硫、铁、金、银、煤、石灰石、大理石,以及与之伴生的钴、镍、钒、镉、镓、钼、锗、硒等20多种稀有金属,被人称为“八宝齐全”的好地方。
然而,翻开历史,铜都却留下不堪回首的一页。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争夺这里的资源,给矿体造成极大破坏,临解放时,铜官山矿已是千疮百孔。铜官山人烟稀少,杂草丛生,仅有一个停产多年、固定资产不到百万元的矿山。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铜陵人用3年时间就恢复了生产。但在过去的30年里,铜陵人一直靠卖矿石吃饭,地方工业产值始终没到亿元。铜陵人端着金碗讨饭吃,被人称作“铜呆子”。
近10年来,铜陵建起有色金属、化工、纺织、建材、电子五大支柱工业,并相应发展了机械、轻工、食品等其他工业。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已达14.7亿元,其中五大支柱工业产值就达10.7亿元。
改变单一经营,使产业、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是铜陵人追求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4任市长汪洋向我们介绍说,近10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是前30年的2.2倍,重点投资于利用本地资源的工业,开展多种经营。现在全市已建起大中小型企业450多个。有色金属方面,在老铜矿铜官山的基础上,又建成狮子山、铜山、金口岭、凤凰山、安庆等6个铜矿;新建冶炼两个厂;去年生产硫铁矿石(35%)119万吨,炼粗铜5.2万吨,加工电解铜1.8万吨,铜材6500吨;还产铁矿石57万吨,炼生铁7万吨。1983年接过来的新桥硫铁矿,用搞加工和多种经营的办法养矿建矿,现在不仅生产硫铁矿石,还向国家上交了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给地方财政提供近千万元资金。化工方面,通过冶炼铜、铁,生产硫酸。铜官山化工总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磷肥厂之一。坐落在长江边上的磷铵厂,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自供磷酸原料的磷铵化肥厂家,生产的磷铵,有效磷含量达47%,比进口货还高,产品销往十几个省市。铜陵已成为我国磷肥生产基地之一。能源工业由小到大,现已成为皖南重要煤炭基地。建材产品有24种。纺织业,棉、麻、丝、化纤同时并进,纺织、印染、服装配套成龙。仅化纤厂去年产量就达9800吨,创产值1.5亿元。在建的第二麻纺厂,其规模和投产后的能力将超过现在全省最大的铜陵第一麻纺厂。长江岸边年吞吐量为400多万吨的横港码头已建成。
铜陵的农村经济也是农、林、牧、渔、工、商、运、建等综合发展。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60%以上,已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内部结构中,林、牧、副、渔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7%上升到35%以上。铜陵虽然在1956年建市,但却从没好好搞好市政建设,直到70年代末,铜陵还没有一座像样的楼房。近10年建成的住宅面积是前30年的两倍多。市区86%的居民已经用上了管道煤气;市内占地8000平方米的垃圾场变成了人民市场。长江岸边还建起鲸类脊椎哺乳动物白鳍豚养护场。市区街道两旁、厂矿庭院布满雪松、龙柏、桐、竹、果树、花草,苍翠郁葱,被人称为园林中的都市。
汪洋市长告诉我们,“八五”期间,铜陵将建成安徽省第一座连结皖南皖北的长江公路大桥,届时前景将更为壮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