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浅析修车业的“馈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09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信访调查

  浅析修车业的“馈赠”
本报记者 郑红深
目前,一些修理汽车的厂家为了招揽生意,给前来修车的司机“馈赠”许多物品,而买这些物品的费用,全部加在汽车的配件费和修理费的发票内,由来修车的司机拿回本单位报销。这种做法已成为汽车维修行业公开的秘密。一些读者给本报来信,反映这个问题。为此,记者最近走访了交通部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汽车维修管理处。

近几年,不少汽车维修厂家给修车的车主、司机、车源介绍人回扣和“馈赠”物品的数量之多,金额之大,令人震惊。
北京双井综合修理部为拉车源,用于“馈赠”的生活用品有电器、炊具、针织品、化妆品等30多种。去年2月17日,山西大同电力公司一个司机以购买汽车配件为名,从这个修理部一次得到防风打火机和手表各1只,录相带8盒,单放机2台,价值达1242元。去年1月至9月,这家修理部向有关修车人“馈赠”了4.8万元生活用品。北京朝阳区某单位有关人员在不到10个月内,到这家修理部修车16次,仅各种打火机就得了19只。其中,295元1只的防风打火机就得了4只,价值1180元。另一次,北京某汽车修理厂为了使自己的帐面上不露“馈赠”的马脚,从双井综合修理部以购汽车配件的名义,一次购进150盘磁带、50盒录相带,价值2020元。这家汽车修理厂再将这些东西“馈赠”给到他们那里去修车的司机。据了解,北京朝阳区一家汽车修理站于去年1月至9月,用于招揽业务的生活用品达80多种,“馈赠”的物品价值达12.9万元。北京丰台区某汽车修理厂仅用于“馈赠”的打火机就有30多种、500多只,近5万元。
去年下半年,北京市汽车维修管理处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抽查了5家汽车维修企业,其中4家企业“馈赠”给有关修车人的物品价值达22万多元。去年第4季度,北京市各汽车维修厂开展了自查自报工作,反映出市区和近郊有“馈赠”问题的汽车维修厂、点占自查自报的汽车维修厂、点的50%以上。实际上,还有不少厂、点隐情不报或少报。如北京海淀区某汽车维修部自报向司机“馈赠”物品357元。经复查,去年1月至11月,他们实际“馈赠”物品为3.5万元。北京某出租汽车修理厂自查时隐瞒实情,有关部门复查发现这家修理厂“馈赠”物品28405元。据了解,去年1月至9月,北京市有关汽车维修厂家经过自查自报,便反映出价值200万元的国家财产通过这种方式,流入私人腰包。

除了以生活用品和现金回扣贿赂司机外,各汽车维修厂家还有许多其他花样。例如,有的厂家请司机大吃大喝,把吃喝费用记入修车费中;有的厂家让司机随心所欲地购买各种商品,然后把购买这些商品的费用记入修车的发票。去年1月至5月,大连一家修配厂让有的司机到商店购买各种与修车毫无关系的物品的发货票达80多笔,共2万多元。有的厂家还把给司机的各种好处,写进临时工的工资单里或白条入帐。如北京丰台区某汽车修理厂每年就有七八万元这样的支出。有的厂家为招揽外地客户,让前来修车的司机到一些地方免费旅游,司机吃、住、玩的费用由厂家包了。当然,这些费用都记入修车成本中,让公家报销。
一些汽车维修厂家以“馈赠”生活用品和其他名堂招揽顾客,而不注意修车质量和服务质量。许多司机由于得了修车厂家的好处,即使维修的汽车出了质量问题也不敢声张,有些司机还可再借修车捞好处。结果用户单位钱没少花,车没修好。这股歪风还使一些守法户、国营骨干企业的生产受到冲击。大连市一家90多人的汽车修配厂,由于出手“大方”,去年的5个月就向有关人员“馈赠”了近13万元,很能吸引顾客。而另一家300多人的汽车维修厂,由于经营作风正派,尽管技术力量很强,设备齐全,营业状况一直不佳。

为何会造成这股歪风盛行蔓延呢?
维修能力超过需要。近两年,一些地方的汽车维修厂、点发展过快,修车能力超过实际需要。去年底,北京市汽车维修企业有3118家,但修车能力的利用率,大修的为48%,小修保养的为75%。这样,一些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者依靠歪门邪道争车源、抢生意。这种情况在一些街道小企业、乡村汽车修理厂、点尤为突出。
收费标准十分混乱。现在,不少地方的汽车配件销售市场缺乏管理,配件价格混乱,质量无保证。有关厂家修理一辆汽车,动辄成千上万元,有些人要在其中做些夹带、搞点手脚是很容易的,不易被发现。于是,在一些汽车维修厂家出现配件以次充好,维修以劣充优,甚至虚列费用。
商业部门串通一气。一些商店向汽车维修企业出售各类生活用品时,却在发票上写成汽车配件,为汽车维修企业非法经营提供方便。如北京丰台区某修配厂在13天内两次从宣武区某百货商店购进一批价值8400元的眼镜和打火机,但购货发票却写成“遮阳板”。
查处工作困难不少。对于这种行业不正之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投机倒把”、“超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来处理的,物价部门是按“违价”来处理的,行业管理部门是按“回扣违纪”来处理的。对于这类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由谁处理,各地没有统一的、具体的规定。因此,有关部门处理起来感到很棘手。一些单位的车辆管理部门对汽车维修工作疏于管理,有的单位财务部门对汽车配件价格又不掌握,而报销手续又不完善;有关部门对于司机违法行为的处理不够有力,放纵了一些司机私欲的恶性膨胀。
面对汽车维修行业众多的企业,行业管理部门显得力量不足、措施不力。许多地方由于人手不够,故鞭长莫及。
对于这种行业不正之风,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目前,交通部门已把这一问题作为运输市场治理整顿的重点来抓,并取得初步成效。北京市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汽车维修行业的整顿,注销和降级的维修厂、点预计达300户。然而,修车业的“馈赠”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