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尊重传统习惯 倾注一片深情 涟水县委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1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尊重传统习惯 倾注一片深情
涟水县委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
新华社南京电(通讯员薛松云)江苏省涟水县委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采取多种方法,坚持为散杂居的各族群众办实事,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涟水县虽然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县份,少数民族群众所占比例较小,各级党政领导却把民族工作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北集乡朱桥村近千人是回民,常年从事牛羊屠宰加工生意,脏水淌进村前村后供饮用的水塘,严重污染饮用水,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今春,县政府了解后十分重视。他们在对群众进行环境卫生教育的同时,拨款9万元资金用于改水,赶在夏忙前让回族同胞喝上了甘甜的水,成了全县唯一的“自来水村”。杨回庄原只有一所小学,上中学要到几公里外的北集,民族的传统饮居习惯又不能适应住校生活。去年9月,乡政府盖起了10间砖瓦校舍,办了全县第一所村级中学,让276名回民子女就近就俗上了初中。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的教育,涟水县政府还在江苏省首次建立了民族奖学金制度,明确规定祖籍或父母户口在本县以及外地在本县读书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按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或本科三个等次全部享受奖励待遇。今年2月下旬,第一批就有40多人领取了奖学金。
为了解决本县回民以及外地来往回胞的进城吃饭问题,早在1985年初县里就建起了回民饭店。他们针对回民屠宰加工分散经营的弱点,投资15万元办起了“牛羊禽蛋加工厂”,并于1987年成立了“民族物资联合公司”,帮助回民集中采购、加工、储存、销售,目前全公司有回族职工45人、固定资产40万元,去年盈利的6万多元全部用来发展本民族的各项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