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在夏粮入库的时候——河南淮阳县夏粮征购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12
第2版(经济)
专栏:

  在夏粮入库的时候
——河南淮阳县夏粮征购见闻
本报记者 李而亮
河南省淮阳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4500万公斤。
今年淮阳县夏粮收成不尽如人意,小麦生长中期病虫害严重,导致有所减产。但是,当夏粮收购的秤一开,通往各收购站的路上立时车水马龙,人流穿梭。农民争先恐后给国家交售爱国粮。
四通镇古庄村农民张新学打下的麦子已扬簸两次了,准备再簸一次才上交。他告诉记者,今年他一家14亩小麦减收了1000公斤。记者问他想不想少交点。“国家的公粮哪能少交?”张新学脸上露出憨厚的神情。
尽管天色阴沉,刘振屯乡粮管所交粮的队伍仍有几百米长。粮管所所长介绍说:今年农民交的公粮都用筛子筛、簸箕簸过,这在过去是少有的。一个青年农民接着话茬说:“好的拿来交公粮了,孬的留着自己吃。”“那你不亏了吗?”记者跟他开玩笑。“我们想着国家,国家也能想着俺农民就行。”青年农民可是一脸认真。
“夏粮征购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向农民要粮食,而要通过这项工作加强相互信任、相互联系的渠道。”这是淮阳县领导今年夏购工作明确的思想。副县长郝瑞端介绍说:今年农民在收麦前就提前拿到了奖售的柴油。奖售化肥指标分到了各乡村,结算资金也已逐步到位,保证不给农民打白条。粮仓已腾出足够的库容,保证有多少收多少。
在各收购站里,记者看到都有茶水站、医疗站,墙上公布着收购标准和收购人员纪律。收购人员和县乡干部热情紧张地忙碌着,每天坚持收完最后一袋麦子才收秤。今年,各收购站还引人注目地设了一个监督台,由县人大代表任监督员,随时反映解决农民提出的意见和问题。
粮管所的同志反映,各村交粮的队伍中,前几名的都是党员干部。在交粮的农民中,还能听到不少乡村干部为群众奔忙劳碌的事情:群众交粮需要运输工具,村干部积极为大家想办法;群众晒粮食缺场地,乡政府腾出了院子……提起这些事,一位农民说:“今年学了焦裕禄,干部就是不一样。”
有几件事情大家记住了:今年的小麦刚下种,县上就组织了200多名科技人员下了乡;麦收时节,县机关2000多名干部支援农民抢收抢打,使今年麦收比去年提前了一星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