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中科院长春分院发挥科研基地作用 瞄准高新技术积极开发产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1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科院长春分院发挥科研基地作用
瞄准高新技术积极开发产品
本报长春7月10日电 记者蒋建科报道:地处东北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积极组织科技力量,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一批重大项目,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长春分院是我国历史较长的科研基地,有职工5800人,仅次于科学院在京、沪两地的人数。曾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是中科院最大的研究所,为我国的钢铁、机械、航天和国防事业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近年来,逐步建立了“一所两制”运行机制,除承担国家和科学院下达的攻关课题和“863”等重大项目外,还运用本所科技成果,开发系列高技术产品。该所研制开发的数显光栅尺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替代进口产品;他们开发生产的系列激光照排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已被北京大学华光激光照排系统采用,形成了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的衔接,集研究、生产、销售于一体,不断推出有现代科技水平的高质量产品。该所开发的高分子形状记忆热收缩材料系列产品,受热后却能迅速收缩而紧紧包裹在物体外面,在输电、输油、军工、通讯、家用电器等工农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冲洗彩色胶卷的彩显套药过去完全依靠进口,全国每年因此花费1.7亿美元外汇。应化所组织30多名中高级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功“柯达”型彩色冲洗套药,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北京、上海等国内数百个扩印中心使用。
长春地理所在科技兴农活动中大显身手,60%的科研人员承担农业科技攻关和开发任务,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国家和中科院的奖励与表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