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空中桥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1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侨乡纪行

  空中桥梁
本报记者 徐建中 郭嘉
在广东省的东北部,有一座美丽的山城——梅州市。过去的梅州,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十分落后,群众生活贫困。然而,近些年来,梅州市的面貌已焕然一新,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先后架起了东山大桥和嘉应大桥,开设了梅州口岸,广州—梅州—汕头铁路修建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并开始动工,其他公路建设、通讯、能源以及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最振奋人心的是在梅县泮坑山坡处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的飞机场,波音—737喷气式客机从梅州飞广州只需35分钟(乘汽车需40个小时),从梅州直飞香港也才用45分钟,海内外同胞称赞这是架起了一座“利国利民”的“空中桥梁”。
去年的11月28日,广州民航局的飞行大队长鲍吉昌机组驾驶一架波音—737喷气式客机准确无误地轻轻降落在梅县机场跑道上,欢迎的人群欢呼啊!跳跃啊!“梅州山区也能落喷气式,这是盘古开天头一回啊!”鲍吉昌深知从梅州至香港首航式的意义。在雷鸣般的欢笑声和锣鼓声中,波音—737飞机,满载第一批乘客慢慢滑向跑道,鲍大队长一推油门,飞机高速奔驰,腾空而起,直插蓝天,……45分钟过去了,机长向梅县机场指挥塔台报告飞机已安全降落在香港机场。大约又过了一个多小时,这架飞机又安全飞回梅县机场,这在改革、开放之前谁敢想象?然而今天竟成了现实。
这座无形的“空中桥梁”,每天往返广州一个航班,每周往返香港两个航班,一年将运送海外来探亲访友的乘客3万多人次。
去年6月间,有一位台湾同胞回梅州探亲,他身边特意带着一份线路图:从梅县泮坑走路到黄金、?隍,再乘船至潮州、汕头、广州共七天时间。这次他原准备按老路线回来,行程安排了10天左右。出人意料的是,当他从香港飞到广州后当天就买好机票飞到了梅州,他半信半疑地走出机舱:“这是我的家乡梅县吗?”他十分激动,第一句话是:家乡变化太大了。“老皇历”不管用了。
今年3月22日上午,68岁的台湾机电工程师姚史如先生在亲人陪同下来到梅县机场,要买去广州的机票,机场负责同志热情接待他。当姚先生得知现在可直飞香港时,立即改变了经广州的计划,便预订了去香港的机票。他拿着新的航班时刻表高兴地说:这份时刻表太珍贵了,我回去后一定转告我所有的亲戚朋友,让他们按这个时间表飞回来探亲访友,或投资建设家乡。
由于梅州“空中桥梁”的开通,海内外同胞间的距离缩短了,心也贴得更近了。
一天,台湾同胞侯耿明先生回梅州探亲后又要“远走高飞”,他的82岁老母亲林腾云老大娘带着四代人在机场为他送行。老人高兴地说:40年没有见面的老大又要走了,这一回我一点不难过。因为他随时都可以坐飞机回家乡看看,再也用不着等40年了,也可能40天或4个星期之后他又会回来的……
老人的话语代表了海峡两岸中华民族子孙的心声。振兴民族,发展经济,统一祖国,这是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愿望。而梅州的“空中桥梁”必将为这一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