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黄金业大有潜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13
第2版(经济)
专栏:实现我国工业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2)

  黄金业大有潜力
冶金部副部长兼国家黄金局局长 徐大铨
提出我国工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我认为十分必要。这是正确分析了我国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来的结论。
我国黄金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在素质较低、管理粗放、效益较差的状况。
1989年,全国综合黄金生产成本比1988年上升27.5%,企业管理费和车间经费比1988年上升15%,“两费”支出已占了企业总成本的47%。
目前,我国不少黄金企业的生产成本已达到和超过了其它国家的水平。而我们开采的地质品位比人家高,资源勘查费也未计入生产成本,工资也比人家低。这充分说明我们在提高经济效益上大有潜力可挖。
从黄金行业内部看,经济效益的高低之差也十分悬殊。全国岩金矿山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最高为744吨/人、年,最低为80吨/人、年;全国资源利用较高水平为每生产一吨黄金,消耗地质储量1.7吨,最差的要消耗4吨;掘进成本高的达到515元/米,低的只有115元/米;选矿成本高的为35元/吨,低的只有7.5元/吨。
差距就是潜力。我们认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素质,挖掘内部潜力,彻底改变花钱无计划、消耗无定额,成本无核算、节约无奖励的粗放式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今天,我们这个讨论专栏发表了石化、纺织、有色冶金三个行业同志的文章。这些同志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从分析本行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我国工业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转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对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建设的成就,不能低估。低估了,既不符合实际,又给大家泄气。但是,我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也有人称之为“迟发”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用世界上先进的现代化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业,必然发现很多以至很大的差距。就是在国内,先行的企业和后进的企业、新兴的行业和传统的行业,在经营状态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认识到我国工业从总体上还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我们就会有“坐不住”的感觉。难道我们还能继续容忍宝贵的资源被低效能、低效益的企业浪费掉吗?难道我们还能认为所谓发展只是拚命扩大外延而不应花大力提高内涵吗?难道靠单纯追求速度可以获得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吗?
各个行业、各个企业都可以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行业、自己的企业按照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究竟存在哪些差距,这个问题搞清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就清楚了。
我们欢迎有这方面的稿件寄来。                     ——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