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购货券为何禁而不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13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购货券为何禁而不止?
最近,我在我市一些商店调查了解现金管理的情况,发现不少商店利用发行购货券来扩大商品销售,使社会集团购买力大幅度增长。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经营者法规观念淡薄。国家有关部门早有明文规定:不准任何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流通。然而,一些商业主管部门及基层单位的经营者却无视这一规定。有的认为,发行购货券可以搞活经营,有利销售。
市场销售疲软影响。近年来,由于市场疲软,不少商业单位积压了大量商品,资金周转不灵,完不成销售定额。一些经营者便利用发行多种购货券的形式来扩大商品销售以解困境。据调查,一些基层商业单位仅这项业务的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5—10%,有的达到10%以上。
有关部门查处不力。利用发行购货券推销商品的问题发生在下面,但根子却在上面的主管部门。一些商业部门的负责人,平时只把眼睛盯在基层商业单位的销售额和利润上,对他们发行购货券、违反现金管理条例的问题,虽有所察觉,却听之任之;若遇下属基层商店因这样的问题被有关部门查处时,还出面为这些单位说情。有的监督检查机关在检查中,对查处这样的问题比较马虎,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按有关条例处罚,而是从轻发落,致使购货券现象屡查不止,屡禁不绝。
买卖双方互相得利。不少厂矿企业单位以关心职工劳动保护和生活福利为名,与有关商业部门私下商定,利用购货券为职工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致使本应反映职工的福利、消费基金和奖励基金中的开支,却列入了职工劳动保护基金帐户上,以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制止这一现象的不断发生,以维护国家金融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江西宜春市工商银行 付平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