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1990年是纺织工业的品种质量年。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这是增加有效供给,扩大出口创汇的需要。北京印染厂的职工决心——迈开美化生活的新步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20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1990年是纺织工业的品种质量年。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这是增加有效供给,扩大出口创汇的需要。北京印染厂的职工决心——
迈开美化生活的新步伐
本报记者 李茜
话题是从这几年纺织品市场变化与工厂的应变对策开始的。北京印染厂厂长徐孝纯说,过去设计一个受消费者喜爱的新花样,一生产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米,只要有几个这样的新花型出台,工厂就可以稳坐钓鱼台,吃上几年太平饭。他讲了个故事:前几年,厂里设计生产了大竹子图案窗帘布。当时,装饰布花样少,投入市场很受欢迎,全国各地都来订贷,厂里印了一批又一批,总共生产1000万米,加上各地印染厂仿制,结果许多城市和村镇,家家窗前树竹竿,连因设计大竹子图案而获奖的设计师,也不愿再看了。
现在,市场千变万化,逼着企业时刻注视市场,不失时机地推出新产品。近两年,北京印染厂千方百计为设计工作创造条件,如每年花费数万元资金,从国外订购各种纺织品和服装杂志、实物样品,每月为设计人员放映国际时装和流行花色录像,并鼓励设计人员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采集资料等等,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灵感。设计人员在分配上打破了大锅饭,每人的收入与自己作品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挂钩,调动了设计人员的积极性。
设计新花色、新品种的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适合消费者的口味。请消费者参加选择花型图案,是北京印染厂开拓市场的又一新招。去年春节前,他们把新设计的55个图案花型,送到被称为名优产品总汇的北京百货大楼,开了一个“选花会”,请八方来客投票选举自己认为满意的花型。当时参加投票者络绎不绝,有些青年集体商量选出最满意的花型后才写选票。北京印染厂从500张选票中,选取得票多的四种装饰布,组织最强的技术力量日夜加班赶印。10天时间,新产品就同顾客见面,一天卖了2500米。晚上百货大楼下班铃响了,还有不少顾客围着柜台要买。
这个厂尝到了花色新,投产快的甜头,1989年他们新投产的花色品种达800多个,新花样选定、投产到出成品,从过去的一个半月缩短到现在的半个月,最快的4天即可与顾客见面。
与各名牌服装厂合作,分别向各家提供具有不同特色的面料,制造出不同特色的服装,既可丰富市场,提高服装的销量,又能提高本厂产品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这是北京印染厂又一成功尝试。目前他们与红都、大华、北京衬衫厂、中原服装公司、长城风雨衣公司和瑞丰服装厂等20家名牌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长城风雨衣公司用他们专门提供的绿色、莲色上面有小圆点的面料生产的风衣,因款式新,面料好,获全国风衣评比一等奖。他们生产的纯涤高密烤花绸,专供瑞丰服装厂制做的羽绒衣,在服装市场风靡一时,仅一个月销售额即达120万元。
北京印染厂在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方面的快节奏,换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1989年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1%,出口增长53%。徐孝纯说,在新的一年里,北京印染厂的职工愿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加上与服装厂的密切合作,把人们打扮得更漂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