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清洁工世家——记王淑娟和她的亲属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20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清洁工世家
  ——记王淑娟和她的亲属们
本报记者 武培真
在哈尔滨有数百个家庭,每家都有几口人同时在清洁队,“与马路结亲”。这里向您介绍的,是全国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王淑娟和她的担任清洁工的亲属。
奉献——从选择职业开始
从1979年至1981年,三年间,王淑娟和她的一个哥哥、三个姐姐都相继当了清洁工。
1979年,哥哥王淑坤初中毕业,他面临三种选择:到父亲的环卫部门当清洁工;到母新的建筑队当搬运工;到轻工企业找活儿干。干了30多年清洁工的父亲王礼主张儿子去清洁队。老实巴交的儿子听了父亲的话,到清洁队运垃圾。别人为他介绍了七八次对象,都因女方嫌他“职业差”没成。他也曾为此而烦躁过,但一干起活来,就顾不了这些了。同志们鼓励、照顾他,领导上表扬他。渐渐,他感到干靖洁工也有出息。后来,他当上了组长,成为先进工作者。他说:“清垃圾,很多人不愿干,但总得有人干。”他坚守在清洁工岗位,现在已建起了幸福的小家庭。
哥哥上班的第二年,王淑娟高中毕业了。她曾为自己编织过许多美好的理想,偏偏考大学落了榜。爸爸、姐姐劝她报考清洁工。人们对清洁工的偏见,哥哥、姐姐们谈恋爱接二连三碰钉子,曾使她犹豫不决。父亲、姐姐、哥哥毫不动摇地在环卫岗位上做贡献,清洁队劳模们的事迹,使她感到自己比他们并不特殊,于是她高高兴兴地迈入了清洁队的行列。上班不久,与她同时入队的一些人纷纷“找路子”离队了。她不羡慕她们“走运”。她明白,地上的灰尘容易扫,要除掉人们心灵上的垃圾,可不是三年五载的事情。她决心干一辈子清洁工,用辛勤的劳动美化自然环境,也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
委屈——为了方便千家万户
清扫街道,既不像上战场,面临生死考验,也不像企业家,要冒亏损的风险。但它有独特的难处。这难处,不是指成年累月与垃圾、厕所打交道,而是时常要受些委屈和侮辱。
王淑坤的运输小组,在街上买饭都困难。有一次,他和同伴到一家饭馆去买饭,人家嫌脏把他们撵出来。他们最初生气,但一寻思,自己身上是脏些,进饭馆会影响人家生意,也就不再计较。从此,他们不再去饭馆,常常在小摊上买烧饼和咸菜,随便找个地方吃。
比起淑坤,姐妹们的委屈更多。天不亮就外出扫街,有时会遇到流氓。王淑华的家离劳动地点和通勤车站都很远,上班要骑车一个多小时。有一次,在半路上,她遇到一个流氓,硬把她从自行车上拉了下来。幸好有位老工人路过,才帮她解了围。有时大白天,也会碰上让人非常生气的事。去年8月的一天,王淑华正在一幢居民楼下扫地,突然一个纸包砸在她肩上,纸内的粪便溅了她一身。气得她真想骂一顿,可又一想,这么多住户,不能让人家一起挨骂吧。于是,她忍下了气,擦擦衣服,继续扫街。说起这类事,王淑娟姐妹们都说:“要求人人都那么文明,不现实。五个手指还不一般齐,何况千家万户呢!”
为千家万户扫大街,清晨上班,孩子扔下,早饭做不成,下午三四点到晚上七八点又去上班,大量家务事干不了,为丈夫、公婆增添许多麻烦。大姐王淑荣,数年中,常把孩子锁在家里。王淑娟呢,为了少影响工作,小孩辉辉刚满6个月,她就下决定给断了奶。在婆婆精心照料下,长得白白胖胖的,可就是不认她这个亲娘。
辛苦——为的是大家更舒适
盛夏的一天,王淑娟发现邮政街市场边小商贩扔的一大堆豆角烂得发黑,冒着黄汤绿水,路人掩鼻绕行。清理这堆垃圾,本属市场管理部门的事,但王淑娟觉着,若不及时清除,太影响市容。她立即推上车子,将这一大堆烂菜一车车地拉走了。
班内时间常给自己加活儿,班后或星期天,王淑娟还经常为美化市容尽义务。去年夏天,由于队上人手少,工作很紧张。当时,她已怀孕,弯腰不便,每天下早班,腰酸腿疼,但她仍顶着烈日,照样坚持干。清洁箱上的鼻涕和痰块用刷子刷不净,她就动手往下抠,桶内的垃圾倒不出,她就用手往外掏……
妹妹的行动,使姐姐王淑华大为感动:“我落后了,得向淑娟学习。”她每天早出晚归,为全队同志绑扫把,专拣最脏最难的活儿干。夏日,大雨滂沱,垃圾常堵塞下水道,她用手去掏,常弄得浑身泥水。面对这一切,她想的是:“要让居民、行人感到环境舒适,就得辛苦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