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老八路’又回来了”——菏泽军分区扶贫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1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老八路’又回来了”
——菏泽军分区扶贫纪实
沈纯 王平
菏泽,很容易让人想起荷花盛开的美景。其实它南部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沙碱薄地,寸草不生;西部是黄河现行的河道和滩区,素称“十年九不收”。直到五年前,鲁西南群众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温饱没有解决。菏泽被列入全国贫困地区的行列。
人民解放军菏泽军分区决心为群众扎扎实实办些实事。
曹县火神台乡孙井村人均一亩多沙碱地,年收入也就百八十块钱,光棍汉就能编一个连。1986年9月,县人武部政工科干事周庆喜打着背包进了村,在场院的破屋里安顿下来。进村后,他看到93岁的烈属朱大娘吃着玉米面拌菜熬的粥,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孙井的面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孙井村不通电,周庆喜发动党员民兵用成材的杨树做电杆,自己动手干。1987年春节之前,全村终于一片光明。周庆喜还带领民兵一年建了三个小工厂,以劳养武;带领大伙打井、种桐树、修路,全村人的干劲都调动起来了。
在全区180多个贫困点上的人武干部,就像致富的种子。几年下来,有数百个村庄解决了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问题,办起了庭院经济、乡镇企业及“以劳养武”工业。
军分区不仅为贫困地区送去人才,送去技术和信息,而且因陋就简办起“民兵之家”、各类夜校,用先进思想、新观念战胜愚昧和落后,以科技致富。1987年,军分区号召“治愚致富”,单县和曹县打响了“科学开发黄河故道”的战斗,成千亩沙地变成了绿洲;成武县开展“植树致富”活动,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东明县利用滩区杂草茂盛的天然资源,发展养殖业,牛羊成群。
菏泽军分区的同志们无钱无物,却有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真挚的心。他们以老八路为榜样,吃苦在前,不计得失,在群众中树起了威信。许多同志进村前都给自己约法三章:不吃派饭,不吃请,不占群众和集体的便宜。他们住在破旧的小屋里,自己买菜做饭,简朴而艰苦。
这几年脱贫致富了,光棍汉也娶上媳妇。办喜事时,新郎新娘向可敬的人武干部敬酒,他们也只是去道个喜却不沾酒。乡亲们欣喜而深情地说:“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