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感动之余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3
第2版(经济)
专栏:

  感动之余的思考
阿朱
为了灌满旅客手中的茶杯子,蚌埠铁路分局的领导和职工付出了如此多的心力和汗水,实在令人感动。
感动之余,又引起我的思索。
既然是人民铁路,那么,满足乘车旅客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喝水的需要,难道不是人民铁路的本份吗?做好本职工作,本是一件正常的事,为什么如今成了新闻,让人感到意外之喜?但凡乘过火车的人,大多有过盼水的体验。漫漫长途,只有可怜的一两杯水,更有一些列车干脆成了干涸的“沙漠”,要喝水,没有;要解渴,请掏钱包,汽水、啤酒、雪糕任选,还美其名曰“商品经济”。普通百姓毕竟还得精打细算过日子,于是只好忍着。
我们绝不是反对在列车上搞一些方便旅客、增加收入的商品买卖,而是反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同时,把不该商品化的服务内容也变成商品。当然,造成列车供水难有多种原因,像列车大量超员、人手不足等等。但蚌埠铁路分局的“茶杯子工程”表明,这些困难也都是可以克服的。关键是领导和职工有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能否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
蚌埠铁路分局分局长杨凡树这样问:“人民列车为人民,我们的人民乘车时,想喝口水都喝不上,还能谈得上什么为人民?”这个充满感情的自责,是不是值得各条列车线都来思考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