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水的变奏曲——蚌埠铁路分局“茶杯子工程”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3
第2版(经济)
专栏:通讯

  水的变奏曲
——蚌埠铁路分局“茶杯子工程”纪实
孟祥
不知从何时起,列车上的饮水竟成了一个难题、热点。大报小报的群众来信栏目里,常常可以看到旅客呼水、唤水、求水的字眼;一封封关于水的意见书、人民来信落在段长、分局长、路局长直至铁道部长办公桌上。
(一)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蚌埠铁路分局的党政领导苦苦思索着这个困扰着他们的问题:水!
一次现场办公,分局长杨凡树听到这样一件事:某日,一趟列车停靠一个小站。车上下来祖孙俩,年迈的奶奶拽着孙儿,告求到车站行车室:“他大哥,给口水给俺孩子喝吧!”孩子的小嘴是燥裂的,眼睛却是潮的。答曰:“没有开水。”“给口凉水也中!”“凉水不干净!”“不干净也中,只要口水给俺孩子喝!”
杨凡树为这事动了感情,他像是对自己发火,脱口而出:“人民列车为人民,我们的人民乘车时,想喝口水都喝不上,还能谈得上什么为人民?”
这次现场办公后,杨凡树一连半个多月,乘快车上慢车,专门调查研究列车上的供水情况。
自4月下旬起,水的问题被正式摆上了蚌埠分局路风建设的主要议事日程。分管运输及路风建设的副分局长刘建民,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制定了路风建设“茶杯子工程”方案。
1990年5月14日,蚌埠铁路分局发出了文件,由4个“子工程”、15个“施工”项目组合成的“茶杯子工程”诞生了!
(二)
蚌埠铁路分局决定:在6月1日前,完成“茶杯子一期工程”:即确保列车大壶在始发站上满水,途中不断水,列车开出后,列车员送水下车厢。
6月1日,千万只茶杯子将开始对“茶杯子工程”进行质量验收。
让我们略撷这一天中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324次列车,正点从合肥站发出。开车之前,置放在洗脸间的所有大茶桶已灌满开水。列车刚一起步,列车员们便手拎大壶,微笑着走向每一位旅客。从合肥到水家湖,仅仅百余公里的旅程,列车员竟送了五遍水!坐在硬席车厢里的两位电视台记者,抑制不住激动,当即打开机子进行了现场采访。一位看模样已退休的老同志,一把从记者手中抢过话筒:“50年代就这样,你一上车,就有列车员送水,现时我又看到铁路的好传统好作风了!”旅客们一边笑,一边使劲鼓掌。
镜头二:16时零2分,由乌鲁木齐开来的51次特别快车驶进蚌埠站。这时,站台上有20多名机关干部、服务员拎着水壶,迎了上去,每个站台上还放着一个个淡蓝色的大茶桶。旅客们一见水,纷纷把杯子伸向窗外,或走下车厢。一位武警战士一仰头灌下一杯水,又倒了一杯,他一句话没说,望着服务员,望望茶桶和茶壶上那鲜红的路徽,眼里泪光闪闪!一位老太太边喝水边嘀咕:“这蚌埠的水还真甜津津的。”
镜头三:晚19时许,128次列车,一位满头大汗的旅客走到洗脸间,皱着眉头拧拧龙头,没想到水“哗”地流了出来,他笑了:“嘿,这车上还真不错,有水喝,还有水洗上一把,好哇!”
(三)
“茶杯子工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仅一期工程就添置各种壶、桶950个(只),送水车50辆,壶架100余副;修复各种设备309处,茶炉车28辆……耗资人民币20万元。
用水量也十分惊人。蚌埠分局每天有24.5对旅客列车在运行,一趟车上上下下至少有1500张嘴,总共73500张嘴,按每人饮水两公斤算,就喝掉147吨水。加上外局过路列车91趟,少算也要上水350吨,再加上旅客洗脸刷牙擦把汗……好家伙,简直等于一个小自来水厂的日供水量。
不难想象,为了这成千上万的茶杯子,蚌埠铁路分局干部职工付出了多少辛勤劳动。
蚌埠列车段是与“茶杯子工程”关系最密切的单位,为了第一道工序——供水,这个段领导和干部,统统轮流去当上水工。为了最后一道工序——倒水,所有乘务人员走出乘务室,而车队干部每月必须有2/3时间添乘。如果车上无水供应,则视为列车长失职……
四等小站烔?河站站长王先志是省级劳模、服务明星。这位老先进为“茶杯子工程”又立新功。他除了吃饭睡觉,贡献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泡在车站,泡在旅客中,拎水、倒水……
蚌埠、合肥两家水电段,为了保证用水,段长书记们带着技术人员,对供水井逐口察看维修,236口井,口口留下他们的身影!一位随车列检在维修一只水箱时,不小心手被划破,血一个劲往外涌;别人劝他去包扎,他头都不抬,只用嘴吮吸了几下,继续工作!在旅客数千封表扬信里,没有一封出现蚌埠列车段126名供水员的姓名和服务工号。然而,他们从事的却是最热最累的工作。每一次出乘,他们究竟流了多少汗水,恐怕用茶杯子是难以度量的!与其说每一杯茶水来自地下井,不如说来自蚌埠铁路分局4万多副火热的胸膛——那儿是真正的水之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