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当年战场生死约 如今三代骨肉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一角

  当年战场生死约 如今三代骨肉情
卜少华 傅必亮
左图上,九十岁的老人王世云和孙女陈泽华、重孙君君逗乐,多惬意多开心。难怪相处几十年的邻居中,还有人不知道他们本不是一家人呢。
陈泽华的父亲李党义和王世云老人的独生儿子陈德昌,当年同时从郧县参加志愿军赴朝参战,并且在一个连队。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两人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同时还相约:“假如两人中牺牲一个,活着的就到死者家中去尽一个儿子的义务。”
一九五三年,陈德昌光荣牺牲。噩耗传来,刚刚失去老伴的王世云悲痛欲绝。这时,王世云老人收到李党义以儿子的名义写来的一封充满感情的信。李党义在信中认王世云为母,安慰了一颗孤独的心。
一九五五年初,李党义复员回乡,将生母托付给弟弟赡养后,便直奔王世云老人的家,一进门便跪下哭道:“妈,儿回来替德昌尽孝来了……”
三十多年来,李党义一家精心侍奉老人。五六十年代,老人每月十元抚恤费不够花,在外工作的李党义虽然家里人多,生活困难,仍从每月二十七元薪水里拿出八元补贴老人。他每年还从外地购买上千公斤柴送到老人家里。为了让老人颐享天伦之乐,他把刚刚八岁的大女儿泽华改姓陈送到老人身边。
二十多年的共同生活和父亲的耳濡目染,陈泽华与老人结下了深厚感情。一九七五年,泽华参加工作后,把每月的工资如数交给老人。一九七七年,她考上地区农机学校,怕老人生活孤独,毅然放弃了就学机会。一九八一年结婚后,她与丈夫李勇商定,每月仍给老人补贴十元钱。一九八九年,李党义因公去世,陈泽华夫妇俩遵父嘱,全部担负起赡养老人的重担。老人需要什么,小两口很快送来,老人病了,泽华请事假侍奉床前。王世云老人动情地说:“党义不但是我的孝敬儿子,他还给我留下一个孝敬孙女。”
         (原裁七月十二日《湖北日报》,本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