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西湖”夜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侨乡纪行

  “西湖”夜话
本报记者 郭嘉 徐建中
位于广东惠州市中心的“西湖”,虽名不如杭州西湖响亮,但其秀美的风景和迷人的月色一样吸引着四方游客。
这里宛如仙境。没有市井的喧嚣,只有湖岛上婉转的蛙鸣;湖堤上芳草萋萋,湖心间浮影袅袅。置身其中,顿感心旷神怡。
夜幕垂临,月光照彻湖面,也轻洒在我们下榻的床第间。
“笃、笃、笃……”一阵清脆的叩门声,打断了我们神驰的思绪,我们起身开门。“你们是人民日报记者吗?我是惠州市长李近维。”
寒暄数句,谈话即刻转入“惠州”正题。
当谈到惠州市近几年的发展现状时,李近维颇有言兴,他说道:“惠州的发展,一句话,首先归功于改革、开放给侨乡带来的巨大活力。否则,再好的地理环境,再好的人文因素,也发挥不出优势来。”
当我们问起如何吸引“三资”时,李近维说,“吸引‘三资’(台资、港资和外资)不能只看地理上的优势。尽管惠州西与广州、东莞相邻,南与深圳特区接壤,口岸距香港仅47海里,但是,如果我们的基础设施落后,人的精神面貌不佳,人家就不愿意‘冒险’把钱放到这儿。我们既然欢迎人家来投资,就应当设身处地为他们创造条件,把他们的企业办好。办一个,成一个,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信心足,有利可图。这也是一种竞争、一种优势。”
李近维言犹未尽,他继续为我们介绍道:去年,惠州市外向型企业实现产值12.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还多。目前,到惠州市投资办厂的外商已发展到18个国家和地区。“三资”企业达到2400多家,没有一个因经营不好倒闭的,绝大多数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生产高级汽车音响的中欧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收录机机芯的信华精机有限公司,已跨入了全国100家大型电子企业行列。
李近维越说越有精神,显然,我们不愿中断彼此间谈兴。
“货比三家不怕欺呀。我们TCL通讯电话近年来也一步登天,迅速进入了国际电话先进行列,成为获准进入美国、加拿大、挪威、瑞典等西方发达国家邮电网络的中国通讯电话。”
言谈中,我们很信服这样一个事实:惠州这几年为何发展这么快?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惠州市各级领导在抓投资“硬环境”的同时,注重“软环境”的建设。多年的实践,已使他们积累了利用“三资”、技术的经验,建立起了高效率、高效益的信誉机制。从4月1日起,他们的“引进外资办公室”和“台胞投资服务公司”同时对外办公。正像李近维说的:“届时,台胞一进惠州,就知道有个惠州宾馆,在宾馆不要走出大门一步,就可以办理好一切投资手续。”
这时我们一看表,已是午夜时分,谈话告一段落。告别时,我们在欢笑声中祝愿惠州乘坐的“快车”高速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