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理解农民·尊重农民·爱护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3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心里话

  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理解农民·尊重农民·爱护农民
近年来,我在工作中深切体会到,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就是理解农民,尊重农民,关心农民。
理解农民,才能与农民产生共鸣。我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我县有一个村连续3年未交定购粮和提留款,但这一问题一直解决不了。1989年春,新上任的乡长带着背包住进了这个村,与农民吃住在一起,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发现这个村宅基地规划不公平,群众有怨气。于是,乡长出面逐户丈量宅基地,依照土地法和乡政府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多占宅基地的农户。群众的气顺了,仅3天时间,就交齐了拖欠3年的定购粮和提留款。3年难办的事,3天办到了。这里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主要在于干部摸清了群众的思想,双方沟通了感情。可见,做好农村工作,干部就必须深入实际,理解群众。
尊重农民,才能得到农民的拥护。当前,一些乡村干部谈到农村工作时,总不离一个“难”字:征收定购粮、提留款难,搞计划生育难,划分宅基地难,开会难,等等。我觉得,“难”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要化“难”为易,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干部就必须放下架子,真心实意地尊重群众。去年春季,我县有个乡为了争当计划生育工作的先进,强行向各村分派指标。结果,不仅任务没有完成,还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后来,县领导同志帮助这个乡总结经验教训,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一些“重点户”,乡党委、乡政府领导同志登门做工作,组织他们参观乡办敬老院,请独生子女户给他们谈体会,很快就解开了一些人的思想疙瘩,扭转了全乡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局面。事实表明: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干部切实做到了尊重群众,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有了群众的拥护,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也就好解决了。
关心农民,才能在农民中树立威信。我们的干部只有真心诚意地关心农民的疾苦,切切实实为农民排忧解难,使广大群众切身体会到干部就是他们利益的忠实代表,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1989年,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县一些地方的农民收入减少,影响了生活。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工作组,深入一些乡村,帮助这些农民解决困难。春节前,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分别深入到各个乡、镇,给一些特困村、特困户及时送去粮款,保证他们过好春节。干部关心群众,群众爱戴干部。如今在这些乡村,各级干部说话特别灵。
                    河南郸城县委书记
                         郭志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