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欧佩克会议前的石油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4
第7版(国际)
专栏:述评

  欧佩克会议前的石油市场
顾玉清
欧佩克将于7月25日在日内瓦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和分析当前世界石油市场形势,讨论确定今年下半年欧佩克石油产量限额和重新安排各成员国的生产配额,这次聚会将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这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是在国际石油市场出现波动,油价自今年4月猛烈下滑,回升乏力的形势下召开的。在此之前,尽管欧佩克为稳定油价召开了部长级紧急会议,将石油日产量减少144.5万桶,但未能刺激油价上扬。目前,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已从今年1月份的23.68美元一桶下跌至现在的15美元左右一桶,跌幅约达35%。如把通货膨胀的因素计算在内,跌幅更大。
这次石油市场上发生的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季节性用油减少以及石油投机商作怪,引起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由于1989年以来油价行情看好,欧佩克将原油产量限额上调了3次:由日产1850万桶调到1950万桶,再调到2050万桶,一直到今年上半年的2200万桶。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数字,实际上欧佩克的日产量已达到或超过2400万桶。
油价下跌,对产油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因油价下跌,厄瓜多尔每天损失85万美元,哥伦比亚每天损失80万美元,墨西哥每天损失上百万美元,而海湾国家遭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欧佩克主席萨迪克·布塞纳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制止油价继续下跌,欧佩克每年将遭受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因此,欧佩克不少成员国近来纷纷要求协同减产,以改变目前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
从90年代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前景来看,短期看淡长期看好的油价形势,对欧佩克是有利的。不少研究机构认为,今后几年,由于美国、苏联、英国等石油生产国的减产,世界石油生产速度将放慢,而世界人口的增多、经济活动的加强等因素,又使能源需求增加。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石油市场有可能从供过于求转入供不应求的时代。现在的问题在于,欧佩克能否制定正确的对策,把握住有利的时机。
回顾历史,当初欧佩克是为了对付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掠夺,维护其共同权益而于1960年建立的一个国际组织。30年来,欧佩克国家团结自强、携手合作,在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斗争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进入80年代,欧佩克的影响力相对缩小了,这主要由于欧佩克内部分歧增多,成员国之间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因此,这次会议若能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与会各方求同存异,通力合作,降低产量,疲软的石油市场形势在近期内可望改观。
事实上,经历了30年风风雨雨的欧佩克是有足够经验与能力来处理石油市场出现的问题,使油价进入一个健康的发展轨道。
当然,今后要使油价稳定在一个产销双方都能接受的理想水平上,仅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石油消费国的积极配合,共同制定一项长期的能源计划,以避免油价大起大落的“悲剧”重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