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梅开七度分外香——记第七届梅花奖颁奖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4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梅开七度分外香
——记第七届梅花奖颁奖活动
赓续华
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大会电视实况转播的收视率比往年任何一次都要高,围绕着这场活动,台上台下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情。
为了在有限的电视转播时间里充分展示获奖演员的技艺,获奖演员同合作者一道,提前进入了排练。他们把将近一个小时的剧目浓缩成20分钟左右时间的节目,牛淑贤的豫剧《梵王宫》集中展现了多情少女含嫣纯真喜悦的心情,“手帕功”、“扇子功”、“辫子功”、换衣等技巧的运用,轻盈优美;马淑华的评剧《杜十娘·归舟》突出了她那沁人肺腑的动情演唱;言兴朋为观众带来言派唱腔的清新优雅;黄孝慈、于魁智在京剧《坐宫》中显示了他们深厚的演唱功底;张幼麟在《金翅大鹏》中展示了他“慢而不坠,快而不乱”的武打功夫。为了这浓缩的20分钟,编、导和演员们反复排练,掐算时间,尽最大努力,将最精采的场面、最耐听的唱段送给观众。天津京剧三团将近百人的演出人员,在15日颁奖大会的当天下午,冒着酷暑高温,驱车由天津行程200里直奔北京人民剧场,马不停蹄地装台赶装,为大会演出了场面壮观、色彩斑斓的《金翅大鹏》。对于张幼麟以及所有获奖演员来说,20分钟的表演,只是他们艺术生涯中短短的一瞬,然而,为了这精采的一瞬间,他们拚搏了岂止几百个回合!
颁奖大会演出后,又继续了四天的演出。其中三场均为京剧专场。为了组成理想的阵容,颁奖大会又特邀曾荣获第二届梅花奖的尚长荣、杨淑蕊参加演出。
获奖演员的演出不负众望。在《四郎探母》中,本届获奖老生演员言兴朋、于魁智和辛宝达分别以言派、余派、高派的表演风格应工杨四郎,其唱、念、做、打,各具特色。
作为一出大合作戏,《龙凤呈祥》荟萃了黄孝慈、于魁智、言兴朋、王树芳、周龙、尚长荣六朵“梅花”,中国京剧院的优秀小生于万增、著名女花脸齐啸云也应邀参加演出,虽然每个演员所饰的角色分量有轻有重,但每个人的精采称职的表演,使这出传统老戏分外圆满。《霸王别姬》的演出在五天中也格外引人注目。
汇报演出不仅集中展示了梅花奖获奖演员的精湛技艺,也表现出他们高尚的风格。在组台演出中,他们不计名次,不计报酬,认真排练,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情绪。以往组台中谁唱开锣、谁唱大轴这些令人伤脑筋的问题迎刃而解。尚长荣在西安接到大会的通知,二话没说,风尘仆仆赶来参演。为了减轻大会的负担,他坚持骑自行车去剧场排戏。
本届梅花奖榜首、邯郸东风豫剧团主演牛淑贤,长期辗转于乡村土台,坚持为农民服务。为了参加汇报演出,她带领剧团克服困难来京,又专为亚运会义演一场,并将自己梅花奖的奖金捐赠给亚运会。
整个演出得到老艺术家的热情关心。在剧场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袁世海、杜近芳、李和曾、刘雪涛等的身影;他们是来为自己的学生把场、鼓劲的。首都观众盛赞这次汇报演出:新老梅花争芳吐艳,戏剧园林春色盎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