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积极开展区域内协作交流 武汉协作区充满活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5
第2版(经济)
专栏:

  积极开展区域内协作交流
武汉协作区充满活力
据新华社武汉电(记者陶国栋)武汉经济协作区经过三年实践,已探索出一条成功地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子,区域经济合作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成立于1987年5月的武汉经济协作区,由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江西及河南4省的22个地市组成,区域总面积25.13万平方公里,人口8130万人。协作区地市在历史上就有着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横向经济联系又有了迅速发展。三年来,他们根据“抓区域联合,促流域开发”的指导思想,按经济规律办事,积极开展区域内的经济、技术、物资、人才等方面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协作与交流,使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明显效果,企业联合蓬勃发展。区域内企业集团或联合体已发展到120多个,成员企业达2000多个;完成协作项目3000多个,实现工业产值17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区域性的市场经济十分活跃,完成商品物资交易额50亿元,调剂资金162亿元,实现货物联运量5000多万吨;资源联合开发工作稳步发展,成员地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1.5亿元,相继建立了一批轻纺、化工、建材、机械及农副产品基地,已提供各种紧缺物资25万吨;技术协作、人才交流活动也蓬勃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宏观指导逐步加强。
确立“规划指导联合,联合实施规划”的工作思路,是武汉协作区发展的一大特色。协作区成立之初,根据《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长江中游地区产业发展重点和各省经济发展战略要求,联合编制区域国土规划。去年6月,又建立起协作区计委主任联席会,进一步加强对区域经济联合的宏观指导。在国家宏观战略规划的指导和推动下,先后进行了10项专题调研;建立以名优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的企业集团或联合体;积极鼓励企业从事资源及原材料开发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